##疾病要断根,关键是养心,如何养心?( 二 )


心情不好 , 揉肝经给您带来好心情
心与肝之间的关系就更好解释了 。心主血 , 肝藏血 。我们心情不畅的时候 , 最需要肝脏来疏泄情绪 。比如 , 有的人在心情压抑时会感觉心前区憋闷 , 两肋也有疼痛感 , 这就是心血瘀阻使肝失疏泄所致 。因为两肋是肝脏所在的位置 , 也是肝经经过的位置 , 肝气郁滞就会引起两肋疼痛、胀闷 。
总的来讲 , 心脏的不适都会影响到肝、脾、肺、肾 。我觉得《黄帝内经》中关于五脏的比喻非常形象 , 心就像君王 , 肝就像将军 , 肺就像宰相 。将军或宰相出问题了 , 都会影响到君王的决策 。如果单是将军出问题了 , 对宰相的影响却很小 。唯一不能出问题的就是君王 , 君王要是“龙颜大怒”了 , 将军、宰相的日子都好过不了 。
##疾病要断根,关键是养心,如何养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如何养心
动作饮食可以养心
夏日由心所主 。与心气相通 , 心要工作 , 就必然会累 , 因此炎夏要重视养心 。除了汤药、针灸以及推拿、食疗之外 , 亦可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 以刺激心经 , 达到养心之效 。
##疾病要断根,关键是养心,如何养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则双手指交叉翻掌外撑 , 两小鱼际根部使劲;
二则双上肢在体侧外开45度 , 然后以小指为轴努力外翻手掌;
三则双手握紧单杠 , 利用体重悬垂数十秒钟 。以上动作皆自然呼吸 。
再者 , 心主血脉 , 心若过度劳累 , 就容易出现各种心血管疾病 。心其色为红 , 自然的红色食物有养心之效 , 如西红柿、红葡萄酒、乌梅、胡萝卜等;心通于火 , 午时火最旺 , 要小睡片刻;心在液为汗 , 炎热则当汗出 , 能解心之热 。
静坐或站桩是养心的法门
静能养心 , 故要学会静心 。患病的人最忌烦躁 , 越是烦躁 , 其心越是不安 , 心越不安 , 其脏腑越不和 , 其病亦越不容易康复 。佛家讲 , 要保持灵台清静;道家讲 , 静能生定;儒家讲 , 静能生慧;医家也讲 , 静者寿 , 躁者夭 。静心 , 不只是静坐 , 还包括对世事恬淡自安的态度 。
中年之后正气渐亏 , 此时要开始重视养生 , 最好能做到素食、独宿、默坐 。素食有利于脾胃运化升清 , 则肠中之气不浊 , 且素食者往往精神健旺 , 不易生病;独宿意味着减少房室 , 从而可以将养肾精 , 肾精充足则先天之本不伤;默坐可养心 , 心神以静为养 , 以动为泄 , 久久静坐则心神内敛 , 五脏六腑皆得安和平衡 。
董老师强调 , 病人最好坚持静坐或站桩 , 这是身心皆静的最好法门 。关键不在坐 , 或站 , 而在静 , 要身静、心静、神静 。因为静则生阴 , 静则生慧 , 静则阳藏 。这是阳气的归根 , 是真正的调和阴阳之道 。
【##疾病要断根,关键是养心,如何养心?】当有大病患者问董老师 , 如何才能快点康复时 , 董老师回答:求医有效 , 可以缓解一下症状 , 但医疗的作用非常有限 , 因医疗改变不了病人的心 。心既是致病之源 , 亦是治病之本 。安心才是大病康复的关键 。放下心事 , 尽量快乐 , 行善助人等法 , 都可实施 。另外 , 我推荐每位患者 , 要坚持静坐或站桩 , 其疗效之大 , 不可思议 。
养心要怡情 , 不因物喜 , 不由己悲
充满怨恨恼怒烦的心境 , 必会影响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平衡;充满快乐、善良、慈悲的心境 , 则能让脏腑和谐 , 气血和畅 , 其健康必然有保证 。久病难愈 , 与其苛求良医 , 何如自安己心 。医疗往往只能缓解一时的病痛 , 若想真正康复 , 关键还在于养心 。否则 , 越求医 , 越失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