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际我生于上海”——一个德国犹太难民家庭的逃亡故事,“1939年( 二 )


新华国际我生于上海”——一个德国犹太难民家庭的逃亡故事,“1939年
文章图片
4月23日 , 索尼娅在家中展示日本占领时期上海犹太人隔离区的袖章:外国人难民所守望员 。 新华社采访人员任珂摄
索尼娅记得 , 上海冬冷夏热 , 冬天下雪 , 夏天有台风 , 母亲用煤球生火做饭 。 儿童的生活总是无忧无虑 , 索尼娅还上了幼儿园和小学 。 某个生日 , 父亲送她一双轮滑鞋作为礼物 , 她穿着轮滑鞋在没有汽车和自行车的街道上玩耍 。 1945年3月 , 她的弟弟彼得在上海出生 。
在索尼娅的记忆中 , 中国人热情而友善 。 她和父亲中国老板的女儿年龄相仿 , 成为了好朋友 。 她记得 , 有一次父亲没有按时来学校接她 , 她决定独自回家 , 但途中迷路 , 急得哇哇大哭 。 周围的中国人纷纷停下来安慰她 。
年幼的索尼娅当时不知道世界上正在发生着什么 , 也不会像父母那样挂念故乡的亲人 。 二战胜利后 , 一些美国拍摄的电影纪录片在上海上映 , 人们知道了集中营里的惨剧 , 孩子们也能感觉到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可怕事情 。
索尼娅给采访人员看了另一张照片 , 是1947年8月21日一家四口抵达柏林火车站时拍摄的 。 索尼娅当时已经快8岁 , 父亲怀抱着两岁的弟弟 。
新华国际我生于上海”——一个德国犹太难民家庭的逃亡故事,“1939年
文章图片
1947年8月21日 , 索尼娅一家四口离开上海抵达柏林火车站时的照片 。 (图片由索尼娅提供)
索尼娅说 , 当时没有一个亲人到火车站接他们 。 后来他们才详细了解了德国发生的一切 , 还从一些幸存者口中得知 , 他们的家人在达豪和奥斯威辛等地的集中营遇害 。 索尼娅渐渐明白了为何她的父母会逃离自己的祖国 , 为何她会出生在上海 。
索尼娅曾去过萨克森豪森等地的集中营 , 但慕尼黑附近的达豪以及波兰的奥斯威辛 , 她始终不敢去 。 “母亲说我应该去看一看 , 但我认为 , 我无法承受 。 ”索尼娅的眼中泛起了泪花 。
后来 , 一家人在东德开始新的生活 , 索尼娅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 。
新华国际我生于上海”——一个德国犹太难民家庭的逃亡故事,“1939年
文章图片
4月23日 , 索尼娅在家中展示她结婚时穿的旗袍 。 那是她凭童年记忆指导裁缝做的 。 新华社采访人员任珂摄
认识她的所有人都对她的出生地感到非常好奇 , 每一次她都会讲述这个家庭的传奇故事 。
1998年 , 她第一次回到上海 。 在虹口区 , 她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曾居住的老房子 , 认出了那个熟悉的大门 , 在那扇窗户前 , 母亲曾抱着她照相 。
新华国际我生于上海”——一个德国犹太难民家庭的逃亡故事,“1939年
文章图片
这是4月23日翻拍的索尼娅·米尔贝格尔的母亲抱着年幼的索尼娅在上海住处窗台上的合影 。 新华社采访人员单宇琦摄(原图由索尼娅提供)
迄今为止 , 索尼娅已去过上海8次 。 她收集犹太难民姓名 , 努力恢复犹太人的上海逃亡记忆 。
2014年 ,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名单墙”揭幕 。 墙上刻着的13732个曾住在上海的犹太难民的名字 , 均由索尼娅一一审核确认 。 她还帮助建立了上海犹太难民数据库 , 2018年12月获得德国总统颁发的联邦十字勋章 。
新华国际我生于上海”——一个德国犹太难民家庭的逃亡故事,“1939年
文章图片
4月23日 , 索尼娅·米尔贝格尔在德国柏林东郊的家中介绍她在上海故居的照片 。 新华社采访人员单宇琦摄
“跟我的同胞比起来 , 我可能是幸运的 。 ”索尼娅说 , “但我们不能遗忘这段历史 。 愿人类永远不要战争 , 不要相互杀戮 , 永远不要 。 ”
-END-
采访人员:任珂张远
编辑:唐志强王申
【新华国际我生于上海”——一个德国犹太难民家庭的逃亡故事,“1939年】剪辑:孙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