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维股份:我的前半生,可歌也可气


维维股份:我的前半生,可歌也可气
本文插图

投稿来源:览富财经
创建于1989年的维维豆奶 , 几乎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 。 曾经家喻户晓的那句“维维豆奶 , 欢乐开怀”也助力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豆奶企业 。 1992年维维集团正式组建 , 到了2000年公司旗下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维维股份 , 股票代码:600300)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
如今 , 登陆A股已经20年的维维股份 , 似乎一直在原地徘徊 。 回顾1998年至2000年的三年间 , 维维股份分别实现净利润为1.05亿、1.10亿元、1.04亿元 , 在当时 , 能够实现过亿元的利润 ,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 。
古言“逆水行舟 , 不进则退” , 维维股份彻底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 根据近三年的财报显示 , 维维股份在2017年至2019年间 , 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只有9151.17万元、5966.98万元、7292.60万元 , 完全落后于20年前的盈利能力 。 而进入新世纪后 , 国内各行业高速发展 , 维维股份在前进却又停滞不前 。
“少年”维维:也曾风光无限好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 诞生于“中华九州之一”徐州的维维豆奶 , 仿佛从走向市场的第一天起 , 就在消费者留下了温馨、品质、实惠的等标签 , 而维维也在此时把握住发展机遇 , 从家乡出发并迅速打开了全国市场 。
1992年 , 也就是维维集团成立的同年 , 公司正式开启了引进外资战略 , 全力打造民族工业品牌的布局 。 公司首先引入德国康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200万美金的投资 , 共同成立了中德合资维维康泰尔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 , 当时德国公司占股25% , 维维则控股75% 。
第二年 , 维维又先后引入了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共计2亿多资金 , 并组建了徐州维维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 这为公司在之后的几年发展提供有力的推动 。 自此 , 维维也成为国内食品行业最具价值的品牌企业之一 。
到了1998年 , 维维又进一步引进华润香港五丰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 , 在不断涌入的资本推动下 , 公司于2000年6月正式在上海挂牌上市 。 而在成功募集资金达到了10余亿元后 , 公司先后建立了32个豆奶粉生产基地 , 15个牛奶加工基地 , 28个商贸公司 。
与此同时 , 维维股份还不断加大广告的宣传 , 特别是在电视广告投入方面 , 从地方卫视到中央电视台 , 只要看电视无论在哪个频道都能看到维维豆奶的广告 , 一时间大江南北 , 无论走到何处 , 无论老人还儿童都能朗朗上口的说上那句“维维豆奶 , 欢乐开怀”的广告语 。
在一系列的操作之后 , 不仅让维维豆奶成为了中国驰名品牌 , 还大幅提升了公司市场份额以及带来的巨大收益 。 从数据对比来看 , 2000年上市的维维股份 , 当年营收为9.28亿元 , 但短短五年之后 , 也就是在2006年时营收已经突破了34亿元 , 超过了上市同年营收的3倍 。
从产品诞生到营收超过30亿 , 维维股份在10余年的时间里就成功实现了资本的追捧、市场的认可以及家乡人的骄傲 , 此时的维维股份可谓是名利双收 , 风光无限好 。
“青年”维维:不再是纯粹的豆奶
然而 , 无限风光的背后总是有不为人知的痛苦 。 维维股份也不例外 , 在靓丽的营收数据背后 , 公司的主营业务带来的利润始终没有质的变化 。 2015年至2017年的三年间 , 维维股份平均实现营业收入在30亿元之上 , 而这三年分别实现净利润只有9123.19万元、7107.59万元和8562.96万元 , 远远低于了公司上市前的利润 。
为了提升业绩 , 维维股份最终在纠葛中开始多元化的坎坷之路 。 在先进军乳业以及引入日本制药企业之后 , 在2006年以8000万元价格成功收购了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38.27%股份 , 并成为第一大股东 。 而成功收购江苏四大名酒之一的双沟酒业之后 , 维维股份此举在当时受到市场广泛的认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