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领读中国系列活动之“诗词里的贵州”:梦回宋朝 寻找“贵州之根”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领读中国系列活动之“诗词里的贵州”:梦回宋朝 寻找“贵州之根”
清澈江河上 , 白鹭飞转;青山绿水间 , 抬眼望去是蓝天白云 。 在宋代诗人赵希迈《到贵州》一诗中 , 后人看到诗人在经历了艰难行程后 , 迎来黔中大地的秀丽风光 。
与前朝诗词相比 , “贵州”这一地名频繁出现在宋代诗人所著作品中 。 例如曾丰的《题贵州南山岩》 , 袁宏德的《留别贵州父老》 , 刘克庄的《林贵州哀诗一首》、《林贵州哀诗二首》等等 ,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也曾写下《贵州虞部使君访及道旧窃有感恻因成小诗》 。
本文插图
“崒嵂穷头与汉齐 , 谽谺深处著招提 。 ”“蛮烟岭树斜阳路 , 两地离怀一样秋” 。 “岁晚淹留潦雾间 , 朱幡虽宠变苍颜 。 ”黔中大地的风光、贵州乡亲的热情、田园村民的淳朴在一首首诗词里展露无遗 。
【贵阳晚报领读中国系列活动之“诗词里的贵州”:梦回宋朝 寻找“贵州之根”】事实上 , “贵州”的名字正是始于宋朝 。 公元974年 , 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 , 宋朝在敕书中写道: “惟尔贵州 , 远在要荒”一语 , 这便是目前“贵州”名称的最早记载 。 值得一提的是 , 普贵在归顺时 , 由于方言口音的差异 , 宋王朝将“矩州”听成了“贵州” , 这才有了“贵州”一名 。
目前在学术界 , 不少学者认为宋朝所提的“贵州” , 主要是指今天的贵阳 。 但是例如曾丰的《题贵州南山岩》 , 究竟是指贵阳哪里 , 目前仍在研究中 。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谭德兴认为 , 在宋朝时期 , 相较于欣赏贵州风光 , 更多人对贵州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偏远蛮荒之地 。 在南宋祝穆撰写的地理总志《方舆胜览》中 , 就形容贵州“九溪十洞 , 蛮丁旧属于羁縻;五马双旌 , 郡将兹为之弹压” 。
本文插图
对于贵州 , 尤其是境内的少数民族 , 宋王朝采取了高压政策 。 现今贵州锦屏县内诸葛洞内的石壁诗以及一同刻在洞内的《诫谕文》便记录了当年战事的惨烈 。
“狼烟才举蛮烟净 , 噍类无遗骨满山” , “青烟断野 , 白骨枕途” ,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谭德兴告诉采访人员 , 写下石壁诗与《诫谕文》的是南宋将领张汉英 , 这也是张汉英唯一留存的诗文作品 。
公元1261年 , 张汉英率军征讨锦屏县 , 与当地的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发生战争 。 张汉英在胜利以后 , 便利用石刻对当地进行宣示教化 。 “张汉英留下的诗文固然是站在了封建统治者的立场 , 宣示对贵州的征讨战功 , 警示当地少数民族不得反叛朝廷” , 谭德兴教授认为 , 另一方面 , 因为征战 , 贵州在建省前也在不断与外部政治文化交融 , 这座石刻便是见证 。
千年马帮 架起西部陆海新通道
“叮铃 , 叮铃” , 翻开历史 , 我们似乎能再次看见千年之前 , 成群结队的马帮 , 携带着食盐、茶叶、缯帛、文书行走在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 为沿途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 , 由此也在西南地区初步形成一片交通网络 。
时光辗转 , 在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浪潮中 , 贵州的枢纽位置愈发得到确定 。 而这一位置 , 也为今天的贵州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
千年之后的今天 , 就在贵州马帮曾经行走的路途上 , 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架起 。 而贵州 ,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 , 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在加快构建中 。 曾经的食盐、茶叶、缯帛、文书化作越来越多的黔货 , 源源不断走向世界 。
推荐阅读
- 赳赳说中国|中餐的一个陋习会传播病毒,你知道么?
- 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一勺猪油竟然能改善十几种小毛病,有哪些功效和禁忌?
- 汽车|创新让解放国六重型车领先同行业 | 中国汽车报
- 旅游|中国最“憋屈”的省份,因为名字的原因,常被误认为是一座城市
- 美妆|可直邮中国的美妆护肤品牌清单出炉,马住回国海淘超省心!
- 币圈卫道士|百万级TPS的CBase公链就是为中国韭菜量身打造的
- 中国国家地理|孕育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的它,还是美景制造机
- 麻小薯|中国新四大火炉城市,一到夏天热得不想出门,气温常常超过40度
- 壹生TB|编撰启动:《中国高血压急症临床诊疗规范》要来了
- 发动机|一个很残酷的现实,为何中国造不出顶尖的发动机?原因让人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