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父母才能真正读懂“婴语”,看懂宝宝的微表情( 三 )


殊不知 , 这很可能是因为妈妈在孩子出生伊始 , 就很少对孩子的需求有所回应 , 也很少主动对宝宝有亲昵的呵护和互动 。
久而久之 , 孩子不再提出要求 , 但是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发育迟缓、心理和人格遭受严重的摧残 。
刚一出生 , 宝宝就需要和其他人产生亲密的互动 , 以建立深刻的联结 , 但很多父母不懂得这一点 。
前一阵发生的“婴儿趴睡窒息死亡”事件 , 就是家长的无知 , 对孩子的需求和求救视而不见而造成的悲剧 。
在许多家庭里 , 对宝宝的排斥、敌意、无视就像被时间串起来 , 在一代又一代的父母手中传递 。
在孩提时代遭遇父母冷遇的男性和女性 , 更可能彼此吸引成为伴侣 。 如果爸爸、妈妈都从未学会如何回应他人的情感需求 , 又如何能培养更加温情贴心的孩子呢?
更可怕的是 , 这些孩子结婚生子之后 , 也会有很大可能性以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下一代 。
前一阵的《爸爸去哪儿》第六季 , 杨烁的“打压式教育”就曾经唤醒了很多人的童年噩梦 , 一度被顶上热搜榜首 。
他对年幼儿子的委屈、恐惧和疲劳等等情绪 , 采取了视而不见或者冷嘲热讽的态度 , 还美其名曰这样是为了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男子汉” 。
壹父母才能真正读懂“婴语”,看懂宝宝的微表情
文章图片
而杨烁自己的原生家庭 , 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 他从小就在父亲的打骂下长大 , 14岁的时候实在无法忍受而离家出走 。 直到他作为演员成名之后 , 和父亲的关系才有所缓和 。
由此可见 , 不曾被好好爱过的人 , 也很难温柔地去爱自己孩子的 。
从宝宝出生到10岁的十年 , 也是一个人的性格、情感、智力水平形成且固定成型的关键阶段 。
在宝宝刚出生的“敏感期”联系起来的纽带 , 强韧坚固 , 难以割舍 , 任何其他障碍都要靠边站 。
如果家长可以在这段时期里 , 恰当地对宝宝的需求和好奇心做出回应 , 帮助宝宝探索到世界的美妙 , 那么 , 宝宝的成长将会水到渠成 。
这个“敏感期”非常短暂 , 稍纵即逝 。 如此关键的黄金时间和机会 , 父母怎能视而不见?
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证 , 但需要学习
宝宝的无声密语绝不仅仅是宝宝在学、在用 , 任何参与照料宝宝、陪伴他们成长的成年人都身负重任 , 需要和宝宝一起发现、学习使用它 。
身为父母 , 要做的第一步 , 是静静地直接观察、记录宝宝的表现 , 进而通过对这种无声语言的解读 , 来准确分析眼前的形势 , 精确评估并找到宝宝可能面临的困难 , 从而为宝宝提供对症下药的支持和解决方式 。
要实现这些目标 , 父母要做的 , 并不是在已经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 , 再强塞进更多任务 , 而是重新调整事物大小的重要性 , 重新安排时间和事件 。
比如 , 家里有个爱欺负人的宝宝 , 父母就可以记录下一周到十天的活动(一定要记好具体的时间和日期) 。
然后 , 回头看这些记录 , 筛去那些因为好奇或者沮丧导致的破坏性动作 , 从而窥见宝宝发起争端背后的原因 。
如果宝宝在周末的表现比较温和 , 那么就研究一下他在周末的活动都是什么 , 适当地进行调整 。
在和宝宝互动时 , 成人要蹲下来、跪下来或者坐下来 , 让自己的脸和宝宝平视 , 不要只是站着 , 上半身前倾 , 这个动作对宝宝来说充满了疏离和威胁的意味 。
在玩耍过程中 , 父母要鼓励宝宝做游戏的主角 , 去回应宝宝自发的动作 , 而不是父母安排好所有动作 , 不给宝宝任何挑战 , 或自己玩得不亦乐乎 , 反客为主 。
记住 , 细节 , 决定成败 。
这一切并不容易 , 也许还会很辛苦、很琐碎 , 但是坚持下来 , 你一定会发现宝宝身上令人欣喜的改变 。
爱 , 是一切努力的动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