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 着力解决马水村贫困户务工问题 他用真情点亮“涣散村”,第一书记


大洋网■| 着力解决马水村贫困户务工问题 他用真情点亮“涣散村”,第一书记
文章图片
大洋网讯2019年5月 , 刚刚从部队转业到荔湾街道工作一年的高书文 , 在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声中毛遂自荐 , 来到粤北贫困山区清远连州市星子镇马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
在部队近20年的摸爬滚打造就了高书文“既来之 , 则安之”的本领 。 从车水马龙的喧嚣城市到夜间只能听见昆虫欢叫的山区 , 高书文快速适应 , 他发挥自身协调办事能力强的优势 , 用真情点亮马水村的扶贫攻坚路 。 如今 , 曾被定义为“软弱涣散”的贫困村即将摘帽蜕变 , 各项工作都跨入全镇先进行列 。
大洋网■| 着力解决马水村贫困户务工问题 他用真情点亮“涣散村”,第一书记
文章图片
【大洋网■| 着力解决马水村贫困户务工问题 他用真情点亮“涣散村”,第一书记】马水村航拍
马水村简况
马水村坐落于连州东北部星子镇 , 距星子镇中心近10公里 , 四面环山 , 风景优美 , 这里有着几百年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方言 。 全村分四个自然村 , 人口有2015人 , 其中贫困户60户 , 贫困人口109人 , 低保户31户 , 五保户13户 。 马水村当地以务农为主 , 耕地有1094亩 , 主要经济作物有玉竹、芋头、花生等 。 村里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645元 。
进村第一天深受震撼
村里没信号没“人气”
“2019年5月 , 我来到这里 。 我们村四面环山、风景优美 , 语言体系独特 , 但由于地理原因 , 交通十分不便……”视频中 , 高书文介绍了马水村 , 嘴上总离不开“我们村” 。
高书文今年41岁 , 来自农村的他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 , 从部队转业到街道工作不久 , 听闻可以去清远驻村扶贫 , 他没犹豫就报名了 。 回忆驻村第一天 , 高书文的手机完全处于无信号状态 。 从村委会到自然村的路上 , 他驱车半小时 , 发现一个几百人的自然村 , 大白天家家户户基本大门紧闭 , 只听见偶尔的犬吠和虫鸣声 , 没有儿童嬉戏 , 也没有大爷大妈的身影——村里的现状颠覆了他对当代农村的认识 。 经了解发现 , 马水村没学校 , 有孩子的人家都搬走了 。 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 , 留下的是孤寡老人或是身体、精神有残疾的人员 。
“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到处是接天莲叶和映日荷花 , 却没有信号 , 信息闭塞 , 这里‘有远方却没有诗’ 。 ”高书文说 , 眼前的一切让他心情复杂 , 他有一种改变现状的强烈欲望 。
典型软弱涣散村
首抓干部凝聚力
回村委会后 , 高书文召集了两委委员 , 召开了一次见面会 , 进行完自我介绍 , 简单听取了委员们对于村内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 没有豪言壮语 , 就开启了扶贫工作的征程 。
马水村被定位为典型的“软弱涣散村” , 村两委班子团结意识不强 , 村干部的发展信心不足、工作能力有限 , 村里贫困程度较严重 。 村内历史遗留的各种纠纷 , 班子的不团结是主要根源 , 工作初期 , 他始终把“凝心聚力”放在工作首位 。
宣传党的政策让村干部树立起信心 , 引导村干部克服“混日子”的消极思想 , 组织村干部进城与到周边发展较快的村镇参观学习 , 推荐年轻干部到东沙街道机关学习业务知识……在高书文努力下 , 两委班子团结力、向心力增强了 。 高书文还从建章立制入手 , 规范工作程序 , 严格落实规章制度 , 真抓实干的氛围逐渐浓了 , 村里工作开始走上正轨 。
贫困户找到满意岗位
村里农特产卖进城市
高书文走访了解到 , 村里的贫困户大都是因病因残致贫 , 自食其力的意愿较强 , 只是苦于没有就业机会 。 正好高书文所在的荔湾东沙街有着地大企业多的优势 , 辖区内有中烟集团、医药港、大翔药业等大型知名企业 。 于是 , 高书文结合帮扶两地实际情况 , 在街道倾注全力帮脱贫的大环境下 , 着力解决马水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务工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