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扫盲:民间的文盲不肯上免费的识字班就罚款

国民党扫盲:民间的文盲不肯上免费的识字班就罚款
“镇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镇江市志》(镇江市是江苏省的一个市)国民党扫盲:民间的文盲不肯上免费的识字班就罚款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第五十三卷“第七章 成人教育”“第一节 解放前的成人教育”中这样讲到:一、民众学校镇江的民众学校始于20年代初相继开办的“通俗夜校”及“平民学校” , 当时均设在小学内 , 每晚授课2小时 , 4-6个月为1期 , 由区、乡分送15-25岁的不识字或不甚识字的青年入学 , 四、五十人组成1班 , 识满1千字卒业 , 学习期间不向学员收取任何费用 , 课本、用品亦由学校供给 。 国民党扫盲:民间的文盲不肯上免费的识字班就罚款
这是民国时期南京市“城东区第二十四平民学校”和第二十五平民学校的老照片 , 位置就在现在南京市公园路体育场的对面;大门左侧的墙上就挂着用黑底白字写的“城东区-第二十四平民学校/第二十五平民学校”的牌子 , 右侧的门柱上则挂着“江苏省立通俗教育馆”的牌子 。 就是说 , 三个机构都在这个院子里 。 这个院子1937年12月毁于日军的炮火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民众学校办法》大纲精神 , 民国19年(公元1930年)江苏省府议决:“凡属行政机关皆应附设民众学校 , 以广教育” 。 同时颁行省行政机关及学校附设民众学校办法 。 此后 , 省政府及教育、民政、农矿、建设厅等先后共开办6所“民众学校” , 吸收15-20岁的民众332人入学 。 同时 , 千秋桥、县实小、薛家巷、润商、敏成、达仁等公私立小学亦附设了“民众学校” , 连同郊区全县共设第一期“民众学校”25所 , 计26班 , 入学人数达1031人 。 同年10月 , 江苏省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成立 , 订定识字运动进行程序 , 规定识字运动的宣传、准备工作与具体设施等 , 民国20年3月在镇江开展识字运动宣传周活动 。 5月 , 江苏省会民众学校推进委员会建立后 , 即于(镇江)县内新设民众学校20所 , 连前共40所 。 10月 , 以研究及试验“民众学校”的理论与方法为宗旨 , 并担负辅导一般民众学校任务的江苏省立镇江中心民众学校于大市口关帝庙开办 , 收14-50岁不识字的学员120人 , 设4班 , 每天各授课2小时 , 设国语、算术、常识、党义、唱歌等课程 。 修业6个月 , 经考试及格后发给毕业证书 。 民国21年7月首届毕业33人 , 次年7月第二届毕业53人 。 同时期其他民众学校共有416人毕业 。 民国23年 , 有民众学校13所 , 毕业255人 。 除民众学校外 , 全县还设有民众阅报处241处 , 民众代笔问事处7处 , 民众识字处28处 。 民国24年 , 有民众学校20所 , 毕业450人 。民国21-25年期间 , 各类学校与部分私塾亦先后附设“民众识字班”316班 , 共举办11届 , 毕业8424人 。镇江沦陷后 , 民国28年8月 , 五条街、仙鹤巷、薛家巷、孙家巷各设民众学校1所 , 民国30年 , 4校共有学员189人 。 同年 , 还设民众识字班1班 , 学员39人 。 抗日战争胜利后 , 民众学校停办 。二、“强迫识字”班镇江的“强迫识字”教育始于民国24年(1935年) , 首由省教育厅联合省会有关方面组成“省会强迫识字教育委员会” , 运用行政力量 , 采取强迫手段 , 规定不识字的成年民众必须在限期内入识字班就学 。 同时规定省立中小学每校至少设2班 , 县、私立中学每校设1班 , 省图书馆、体育场各1班 , 省中心民校设20班 , 于10月开学 。 (楼主批注:1928年-1949年期间镇江虽然被称作“镇江县” , 但却是当时江苏省的省会)办学前先由省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对县内16-45岁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