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登上《Research》!大工科研获得重要进展!
本文插图
近日 , 大连理工大学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曹暾教授与东南大学崔铁军院士团队蒋卫祥教授等人以及英国伯明翰大学张霜教授 , 在《Science》合作期刊《Research》上发表重要工作:一种基于超表面的保圆偏法布里-珀罗谐振腔(Fabry–Pérot cavity, FP cavity)增强手性光学信号的创新方法 。
本文插图
手性 , 是指物体与其镜像不对称的性质 , 在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 不仅构成生命的大分子 , 比如蛋白质和DNA等都具有手性 , 同时手性也决定药物等化学品的结合方式 。 然而 , 由于手性分子的尺寸远小于电磁波的波长 , 天然手性分子的手性光学信号响应很弱 , 需要很高的浓度才能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 。
本文插图
聚焦上述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 曹暾教授团队创新性地通过设计超表面结构作为FP谐振腔的反射镜 , 使得经超表面反射后的圆偏振光仍能保持其入射时的偏振态 。 利用一对正交放置的超表面反射镜构成FP谐振腔 , 就可以实现腔内圆偏振光偏振态保持不变的循环反射 , 同时积累手性响应 , 进而增强腔内手性分子的手性光学信号 。 其中 , 超表面反射镜由金属网格/电介质/金属三层结构组成 , 并采用在微波段手性光学信号响应非常弱的手性介质代替手性分子 。 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表明这种新型的保圆偏FP谐振腔极大提高了手性介质的光学活性 , 使其手性光学信号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
本文插图
值得一提的是 , 曹暾教授提出的新方法可以直接扩展到可见光、红外和太赫兹等更高的频段 , 为检测低浓度手性分子提供了新思路 。 此工作将有力推动生物分子手性快速准确识别与分离技术的发展 , 为病毒的快速检测及其治疗药物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
曹暾教授简介
本文插图
曹暾 , 现任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副院长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曹暾教授团队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 长期致力于微纳构件及其应用研究 。 获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人层次 , 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 , 省杰出青年学者 , “星海杰青”等人才项目支持 。
【「技术」登上《Research》!大工科研获得重要进展!】《Research》是中国科协与美国科学促进会共同创办世界一流水平科技期刊 , 是美国《Science》自1880年创刊以来第一本合作期刊 。 主编(中国)为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黄维 , 主编(国际)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麦克凯特杰出教授崔天宏 。
内容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光仪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编辑:张杭晓 校对:徐一丹 责任编辑:周学飞
推荐阅读
- |荷兰企业推出全新半导体技术,并承诺对华投资!中国光刻机获突破
- 辰宜科技|区块链技术与应用专题分享交流会
- 吴铭园|华为概念机设计图首次曝光,居然采用屏下摄像头技术
- 雷锋网|登上 Science!电刺激控制基因表达,APP 一键释放胰岛素
- 数码与拖拉机维修技术|经典性价比机型再升级:TS-453Dmini 2.5GbE NAS拆解体验
- |《5G技术助力国产机器人完成全球首场骨科实时远程手术》公示材料
- |杨柘登上微博热搜:要重新踏入手机圈?
- 兰州新闻网|创新驱动 情报先行——记兰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最极客网|原创 中兴推5G视频手机,衰颓之后还能凭技术回归主流吗?
- CSDN|牛!2020年,这项技术将获得99000000000元人民币“国家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