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海慈航@四,佛海启航--闻法方式( 五 )


其他的行住坐卧都一样 , 都可以具足六波罗蜜多 。 这才是真正的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 “我今天做布施 , 拿很多东西分给大家 。 ”以为这是布施度 。 “我今天要受持好多戒律 , 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 。 ”认为这是持戒度 。 “今天别人说我了 , 我不高兴了;别人骂我了 , 我伤心了 。 但是 , 我并没有以牙还牙 , 我修忍辱了 , 要不然我应该说他几句 。 ”认为自己修忍辱了 。 已经动心了 , 已经生起嗔恨心了 , 这叫忍辱啊?
然后就是外散和内收 。 这些过患都没有去掉 , 就开始在那里打坐 。 有时候心走了 , 外散了 , 有时候内收、昏沉、打瞌睡了 , 还认为这是禅定:“我上座了 , 我修禅定了 。 ”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地听一听、看一看 , 明白了几句佛法 , 就拿来评说别人 , 认为自己有智慧了 , 可以指责别人了 。 这哪是智慧呀?
精进也是 , 都是装模作样地修行 , 其实心里一点欢喜、喜悦之心都没有 。 但是要在大家面前装修行人 , 于是勉强地做 , 当成任务念:“是不是该上课了 , 今天的任务得完成啊!”上课也高兴不起来 , 但是没办法 , 就这样进大殿了 , 勉强地跟着念 , 当成任务念 。 打引磬了 , 要上座了 , 也不是很愿意 。 这就是现在很多人所谓的精进:勉强!
很多人在表面上念了很多经 , 念了很多咒 , 也磕了很多头 , 把头都磕破了 , 认为这就是精进 。 这样修六波罗蜜多是不会成就的 。 你念了这么多年的佛 , 修了这么多年的法 , 到了关键的时候 , 到了临终面对死亡的时候 , 你会大失所望的 。 所以不要欺骗自己 。
布施是有施舍心 , 没有贪恋;持戒是三门清净;安忍是心如如不动 , 无论面对何种顺境、逆境都能心平气和、心甘情愿地接受、面对;精进是特别欢喜、特别喜悦 , 期盼着上课 , 期盼着上座 , 期盼着感受那种喜悦;禅定 , 禅是专注 , 定是不散乱;智慧是无我、空性的智慧 , 能对治烦恼、对治习气 。 佛说 , 除了无我、空性的智慧 , 其他的都是知识 , 不是智慧 。
希望大家要明白这些道理 , 这是我们闻法、修法的时候 , 应该具足的六波罗蜜多 。
三、依止其他威仪 。 我们应该带着恭敬之心来闻法、修法 。 如《毗奈耶经》中说:“不敬勿说法 , 无病而覆头 , 持伞杖兵器 , 缠头者勿说 。 ”没有恭敬心的人 , 不能给其讲法 。 没有病却戴着帽子、蒙着头、用布缠着头 , 还有打伞、持手杖与兵器 , 这些都是不恭敬的行为 , 不能给这样的人讲法 。 在外面听法时 , 如果下雨了或阳光太强烈等 , 经过上师的允许可以打伞 。 倘若实在有病 , 经过上师的允许 , 可以拿手杖 , 一般的人都不允许拿 。
经中是拿这些来做比喻 , 其实还有其他不恭敬的行为 。 如说法者坐着不许给站着的人讲法 , 说法者坐着不能给躺着的人讲法 , 说法者在路边不能给路中间的人讲法 。 如果有特殊情况 , 就要做特殊处理 。 所以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威仪 , 不能有丝毫不恭敬的行为 。 否则就是对法、对三宝的不恭敬 , 这样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果报 。
又如《本生传》中云:“坐于极下地 , 当具温顺仪 , 以喜眼视师 , 如饮语甘露 , 当专心闻法 。 ”“坐于极下地” , 就是坐在最低处 。 说法者必须要坐在高处 , 闻法者必须要坐在低处 , 就像我讲法要坐在法座上一样 。 这不是显示我的功德与威仪 , 而是对法的一种恭敬 。 因为我要讲法、传法 , 我一定要恭敬佛法、恭敬佛经 , 所以 , 我一定要坐在前面 , 坐在高处 。
法座不是为我个人设的 , 而是为所讲的法设的 , 是对法的恭敬与尊重 。 你们坐在下面 , 坐在低处 , 这也不是对我个人的恭敬 , 而是对法的恭敬 。 因为法是从恭敬心中求来的 , 是从恭敬心中得来的 。
这些道理都要明白 。 “因为他是师父 , 是上师 , 所以要坐在上面 , 坐在高处 , 而我只是一般的凡夫 , 是弟子 , 所以要坐在低处 。 ”这种想法也可以 , 也算是对上师、对善知识的一种恭敬 。 但是我们闻法、讲法的时候 , 不是因为这个 , 而是要恭敬法 , 才必须要这样做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