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东莞文化沙漠之争:作家不团结就是力量,一盘散沙最好……( 三 )


太把自己当回事是错误的 。 你就是个手工艺人 。 我们不是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 , 不要想像他们那样反映生活 。 我个人认为这也不失为一条路 。
却却:作家不需要被推出来 , 要推出来的是作品 。 作家要把自己关起来 , 写作的时候要走出去 , 今天去城市的哪个酒店 , 明天去哪个酒吧街 , 这样不对头 。 要走到广阔的世界里去 。 而在写作的时候要有宁静的环境 , 只有作品才有真正的力量 。
穆肃: 东莞文学发展有瓶颈 。 东莞在全国地级市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 下一步要突破 , 要看得更远 。 有些作家功利心太重 , 尤其对官方符合主流意识的奖项看得特别重 。 你要是在写作的时候想 , 怎么写才符合获奖要求 , 这就写不出好作品 。
小说可以推广后续产品开发 。 动漫产业卖钱的是后续的开发 , 小说本身可以开发影视剧、舞台剧 , 这一块应该加大扶持力度 。
走向全国 , 东莞文学还缺乏重量级文本 。 小说一定要看文本 。 现在据我所知 , 一些小说还在显现更多的可能性、地域性和开拓性 。 关于东莞题材 , 不要过于引导去写东莞题材 , 这是个人生活体验和创作能力达到水乳交融时 , 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 , 现在在外获奖的小说更多是自我体验的结果 。
吴诗娴:我觉得一个区域的小说 , 像东莞小说 , 这样的定位是比较模糊的 。 我觉得一个地方对文学 , 对小说的态度 , 要有“大象”之气 。 “大象无形 , 道法自然” , 有容乃大 , 就能吸引更多的创作人才来 , 创作的冲动也大 。 我相信作者是可以带动读者的 , 引领读者的阅读趣味 。 如果作者写作的时候始终考虑读者想看什么 , 作者就完蛋了 。 作者写东西是情绪的表达 , 先满足自己 , 再满足读者 。 写什么 , 是一个积淀的过程 , 过了20年 , 我想肯定有人不断写到东莞 。
侯平章:东莞文学发展 , 我觉得就是文学创作队伍不断壮大的过程 , 在全国报刊发表作品数量越来越多 , 青年作家作品质量越来越好 , 作家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 这个过程也是东莞作家群日益受到外界关注的过程 。
「东莞」东莞文化沙漠之争:作家不团结就是力量,一盘散沙最好……
本文插图

东莞小说不一定只写东莞
曾明了:时报举办这个沙龙 , 我有一种惊喜:哇 , 还有人关心文学啊?你要说你是作家 , 作家是干什么的?东莞人可能会这样想 。 我与东莞是没有历史的 , 别人说 , 你是来享福的 , 东莞的路修好了你就过来了 。 三年多了 , 我是没有资格夸夸其谈的 。 但是我觉得东莞文学有个误区 。
我来东莞以后参加了几个会议 , 说东莞作家要写东莞题材 , 这种提倡是对的 , 但是有一种文学规律必须是要遵循的 。 我们的每一个作家 , 不管你是从哪里来的 , 你都是带着记忆来的 , 他都会创作他热爱的、熟悉的、记忆中的东西 , 如果他不喜欢东莞题材 , 他是没办法写好的 。
我写了个《百年莞香》 , 确确实实是个东莞题材 。 2007年的时候我一年我都在调查莞香 , 发现有关莞香的资料都是技术性的 , 没有一个人的故事 , 我就很惊讶:莞香跟东莞的历史联系如此紧密 , 竟然没有一部文学作品写 。 但是当2007年我开始写的时候我才发现 , 这种写作是冒险的 。 写作过程中我不断开导自己 , 人性都是相通的 , 你在四川的水乡呆过 , 东莞的水乡是相似的 , 风土人情也是相似的 。 我不断在开导自己 , 不断在走入一种陌生的世界 , 最终还是写出来了 。 我还是本着一种热爱 , 如果我不热爱 , 无论怎么倡导我不会理会 , 因为我是一个对创作非常自由的人 。 通过这个创作 , 我感觉到 , 东莞作家必须写东莞题材这是一个误区 , 东莞作家写哪里都行啊 。
胡磊:东莞很多作家都充满一种辩证法 , 一种是代表记忆去写作 , 这是一种根性写作 , 它代表着原有的记忆 , 固守着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秩序;还有一种是融入式跨越式的写作 。 这两种方式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东莞作家的写作模式 。 东莞文学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 , 背后有很多人的关注 , 很多人将这种关注变成一种思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