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和您一起学历史:“大人”一词的由来及明、清官场上的称谓( 三 )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公元1796年~公元1820年)、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公元1820年~公元1850年)时期 , 外省的风气与之前相比 , 已经悄然有了一些变化 , 但是 , 关于称谓 , 还是大体不离其宗:
府、厅以下称呼督、抚、司、道 , 皆为“大人”;
督、抚加宫太保、宫少保衔者 , 均称为“宫保” 。
当然 , 也有特例 , 裕庄毅公(即他塔喇·裕泰 , 公元1788年~公元1851年)在湖广总督任上 , 晋太子太傅 , 皆称呼其为“宫傅” 。另 , 一等果勇侯杨芳(公元1770年~公元1846年)与裕泰的情况类似 。
其他如曹文正(即曹振镛 , 公元1755年~公元1835年)、潘文恭(即潘世恩 , 公元1769年~公元1854年)二人 , 生前虽被加太傅 , 但是 , 在称谓上 , 只称“中堂” , 并沿袭至其身后 。
方浚师在京师做朝官的时候 , 堂官中的贾筠堂(即贾桢 , 公元1798年~公元1874年)、周芝台(即周祖培 , 公元1793年~公元1867年)、瑞芝生(即石尔德特·瑞常 , 生年不详~公元1872年)、文博川(即瓜尔佳·文祥 , 公元1818年~公元1876年)、宝佩蘅(即索绰络·宝鋆 , 公元1807年~公元1891年)等人 , 都曾加过宫銜 , 也都只称“中堂大人” 。
后来 , 战端起 , 军事兴 , 卿贰、督抚等总理军务者 , 军中的普通员属均尊称其为“大帅” 。
这样的称呼 , 似乎又在“大人”之上了 。
先前那些被称呼“大老爷”的官员 , 因世风变化 , 后来 , 变成称呼“大人” 。于是 , 又移转将知府称为“大老爷”了 。再后来 , 那些与知府为同僚的同知、通判 , 也和知府一样 , 被称呼为“大老爷”了 。知州的级别为从五品 , 也被称呼为“大老爷” 。
对于知县 , 只称为“太爷” 。
佐贰杂职统一称为“老爷” 。
再后来 , 到了方浚师所处的时代 , 又全都不一样了 。
此时的知府 , 有加至二品、三品职衔的 , 于是 , 知府几乎人人都是“大人”了 。
知县也有加至四品、五品职衔的 , 于是 , 知县几乎人人都是“大老爷”了 。
由此 , 想到王世贞对于称谓的评论 , 曾有“谄谀阘冗 , 流秽人目”之语 , 难道 , 真实情况不是这个样子吗?
以上所述 , 多为长官的情况 。
称谓:和您一起学历史:“大人”一词的由来及明、清官场上的称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另外 , 长官的属官自称 , 也各有不同和变化 。
属官中的京官 , 自称为“司员”、“章京”“笔式帖”等名目 。只有内阁官员 , 用的师生称谓 。在公牍中 , 属官则自称“侍读”、“中书” 。侍读学士以上 , 见到中堂时 , 自称“晚生” 。中书、侍读、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相见时 , 均是平等称谓 。
外官三司[明代各省设都司(都指挥司)、布政司(承宣布政使司)、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司) , 分主军事、民政、司法 , 合称三司 。]的属官 , 自称“司里”(公牍中称“本司”) 。
各道的属官 , 自称“职道”(后有称“道里”者 , 这是僭越) 。
各府的属官 , 自称“卑府” 。
同知以下的属官 , 自称“卑职”(盐运司运同 , 亦称“卑职”) 。
凡是属官初次拜见其长官、以及属官有迁升调动者 , 都要向长官呈递履历 。司、道官 , 由巡捕官代为呈递;府以下 , 皆自行面递 。呈递履历时 , 必须身穿蟒衣 。
清代蟒衣称作“蟒袍” , 正式定为官服 。皇帝以下 , 七品以上文武官 , 俱可服蟒 , 蟒数九至五 , 按品级为差(见《清史稿· 舆服志》二) 。
方浚师曾见恩朴庵制军与其妹夫某观察的信:
“道员初到省 , 禀谒院宪 , 例上三日衙门 , 皆蟒袍补服 。第二、三日院宪有请道台宽蟒袍者 , 则即遵谕宽去 , 只着补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