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和您一起学历史:“大人”一词的由来及明、清官场上的称谓( 二 )


根据王世贞的记载 , 似乎可以推知 , 在明朝灭亡之前 , 官场上还没有单独以“大人”二字做称谓的惯例 。
称谓:和您一起学历史:“大人”一词的由来及明、清官场上的称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满清时期 , 文武官员相见时 , 朝廷规定有严格的制度 , 具体可以参考《钦定大清会典》卷三十四《礼部·仪制清吏司·相见礼》 。
《钦定大清会典》中 , 对官员相见时的行礼如仪做了详细的界定 , 但是 , 对于官员们相见时的称呼 , 并无明文 。
清人蒲留仙(即蒲松龄)《聊斋志异·夏雪》中 , 关于清代官场的称谓 , 曾评论道:
“异史氏曰……即康熙四十余年中 , 称谓之不古 , 甚可笑也 。举人称爷 , 二十年始;进士称老爷 , 三十年始;司、院称大老爷 , 二十五年始 。昔者大令谒中丞 , 亦不过老大人而止;今则此称久废矣 。”
《夏雪》一文 , 极具讽刺 , 顺录至此 , 可供一哇 。
丁亥年七月初六日 , 苏州大雪 。百姓皇骇 , 共祷诸大王之庙 。大王忽附人而言曰:“如今称老爷者 , 皆增一大字;其以我神为小 , 消不得一大字耶?”众悚然 , 齐呼“大老爷” , 雪立止 。由此观之 , 神亦喜谄 , 宜乎治下部者之得车多矣 。
《夏雪》一文 , 可白话如下:
丁亥年七月初六 , 苏州下了大雪 。百姓吓得不得了 , 一齐到大王庙去祈祷 。大王忽然附在一人身上 , 说起话来:“现如今叫谁老爷 , 前面都加了‘大’字;难道因为我这个神小 , 担不得一个‘大’字吗?”众人惊骇不已 , 赶忙喊到:“大老爷!”结果 , 雪立刻就住了 。由此看来 , 神也喜欢有人奉承 。怪不得当官的门前车马多呢!
根据蒲松龄所述 ,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四十余年(公元1661年~公元1722年)中 , 称谓已经没有古人的淳厚古朴之风 , 而且 , 还显得十分可笑 。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开始 , 举人被称为“爷” 。
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开始 , 进士被称为“老爷” 。
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开始 , 司院长官被称为“大老爷” 。
称谓:和您一起学历史:“大人”一词的由来及明、清官场上的称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蕉轩随录》的作者、清人方浚师(公元1830年~公元1889年)分巡岭西时 , 曾前往七星岩游玩 。当日 , 他就在水月禅林休憩 。
水月禅林是明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 , 公元1628年~公元1644年)朝两广总督熊文灿开创建置的 。清圣祖康熙时期 , 两广总督石琳曾增修扩充 。这里有石琳的塑像 。
据方浚师说 , 水月禅林里 , 石琳的塑像前有摆放贡品的桌案 。桌案前有铁香炉一只 。香炉上面镌刻有文字 。文字的内容如下:
“两粤兵民铸造香炉一副 , 恭献钦命总督两广部院大老爷石长生座前 , 永远供奉 。大清康熙 , 岁次庚辰 , 仲冬吉建 。佛山隆盛炉造 。”
庚辰年是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 , 这里称石琳为“大老爷”的文字 , 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所说 , “大老爷”的称呼自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开始 , 是符合的 。
按照方浚师的推测 , 文职京官中的六部、大小九卿、翰林院侍讲以上、詹事府赞善以上 , 外官中的督、抚、藩、臬、运、道;武职中的都统、副都统、口外大臣以及绿营提督、总兵等 , 这些官员被称“大人” , 肯定是在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以后了 。
方浚师的这一论断 , 其根据是:
梅文穆公(即梅瑴成 , 公元1682年~公元1764年)有曰:
“康熙中 , 非钦差中使、即督抚亦不称大人 。”
至于“中堂”、“将军”的称呼 , 由来已久 , 也还觉得挺文雅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