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7省份城市大盘点:25个省会第一,两个非省会逆袭( 二 )


有鉴于此 , 近年来 , 山东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平台 。 《山东省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 , 到2020年 , 济南、青岛两市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均达到500万人以上 , 迈入特大城市行列 。 其中青岛已经提前两年实现了目标 。
「城市」27省份城市大盘点:25个省会第一,两个非省会逆袭
本文插图

2017年9月 , 青岛下辖的即墨市撤市设区获批 , 本次区划调整后 , 青岛市行政区划由6区4市变为7区3市 。 市区面积达到5214平方千米 , 占青岛市总面积的46.22% 。 目前 , 胶州撤市设区也在推进之中 , 未来青岛中心城市规模将进一步做大做强 。
当然 , 省会济南也在不断做大 。 2018年12月 , 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 , 撤销莱芜市 , 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 。 2019年济南也进入到全国GDP20强行列 。
青岛之外 , 另外一个逆袭的非省会城市是厦门 。 这个经济总量仅位列福建第三的城市 , 是福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 城区人口已经接近350万 , 超过省会福州 。
福州是我国华东沿海省会城市中唯一没有被确定为副省级的城市 , 也是5个计划单列市所在省份中唯一没有被确定为副省级的省会城市 。 因此福建是唯一一个省内有城市比省会城市行政级别更高的省份 。
当然 , 福州这些年的经济发展颇具亮点 , 尤其是在新兴产业方面 , 福州的软件服务业十分突出 , 涌现出了新大陆、网龙等一批知名企业 。
双中心模式应因地制宜
对一些人口较多、经济总量较大的省域来说 , 如果在省会城市之外 , 还有另外1到2个中心城市带动 , 那么整个区域的经济竞争力也会更强 。 在我国 , 有部分省份就是双中心 , 乃至三中心、多中心模式 。
从各省份的第二大城市来看 , 有6个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超过了300万大关 , 包括了深圳、济南、大连、宁波、苏州和福州 。 这其中 , 深圳属于四大一线城市之一 , 其他城市也是重要的二线城市 。 除了这六个之外 , 其他省份的第二大城市都是三四五线城市 。 刚好这6个城市所在的省份 , 都是来自位于东部沿海以及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辽宁 。 其中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都拥有一个计划单列市 , 这也奠定了双中心的基础 。
表2:各省第二大城市及城区常住人口(人口单位:万人)
「城市」27省份城市大盘点:25个省会第一,两个非省会逆袭
本文插图

(数据来源:《2018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甚至于一些经济大省不止两个中心城市 。 从各省份的第三大城市来看 , 东莞、无锡、温州都是经济总量较大的普通地级市 , 都属于二线城市行列 。 这三个城市所在的省份广东、江苏和浙江都是沿海的经济大省 。 可见经济大省往往拥有双中心或多中心 , 而双中心或多中心的发展模式 , 也会促进省域经济的发展 。
表3:各省第三大城市及城区常住人口(单位:万人)
「城市」27省份城市大盘点:25个省会第一,两个非省会逆袭
本文插图

(数据来源:《2018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从各省份第一大城市和第二大城市的城区人口比值来看 , 差距最小的是广东 , 深圳与广州的城区人口规模几乎相当 。 其次是福建 , 福州和厦门的城市规模相差无几 。 此外 , 内蒙古、山东、河北、辽宁、江西、浙江、江苏这些省份的比值也都是在2以内 , 属于差距较小的省份 。
表4:各省区第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比值(人口单位:万人)
「城市」27省份城市大盘点:25个省会第一,两个非省会逆袭
本文插图

不过 , 这些省份中 , 除了拥有双中心、多中心的沿海地区外 , 一些省份由于第一大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发展不够突出 , 因此第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比值也不高 。 比如内蒙古、河北、江西、广西都属于这一类 。 这些地方省会城市的首位度不突出 , 省会规模不够大 , 因此省会城市相比省内第二大城市的比值也不大 , 中心性不够突出 。 如果该省内拥有一座传统的重工业城市 , 那么省会城市的优势就更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