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光逆倒」要抓住这4个关键期,孩子6岁前
现代行为学的创始者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茨(K·Lorenz)1935年发现了“印刻现象”并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机会之窗 。
“印刻”是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 , 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现象 。
个体在这时刻所印刻的对象 , 可以使该个体对它接近、并发生偏好 , 而且不会被忘却 , 由此形成了一种对它永久约束性的依恋 。
印刻现象和一般的反应不同 , 它只在一定的时期内发生 。
由于第一窝小鸭子破壳时第一眼看到的是洛伦茨 , 于是洛伦茨走到哪 , 小鸭子就会跟到哪 。 洛伦茨到水里 , 小鸭子赶紧过来帮妈妈“梳头” 。
文章图片
后来洛伦茨试着让小鸭子最早看到狗 , 出现了相同的结果 , 小鸭子认定狗就是它们的妈妈 , 非常有秩序地跟在狗身后 。
洛伦茨就思考 , 两条腿的禽类刚出生的时候就有这么强的学习能力 , 两条腿的人类应该在出生时也具有学习的“关键期”(CriticalPeriodHypothesis) 。
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 后来又与荷兰行为学家NikolasTinbergen合作 , 证明了不同形式的行为是互相协调进而组成一个行为序列的 。
一个有机体生命中的一段时间里 , 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可超过任何其他时间——事半功倍 , 此行为发生学理论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奖 。
6岁前是人类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 这时儿童对一切事物特别敏感 , 极容易接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
大量的研究发现:大脑的可塑性随着年龄的变化在不断降低 , 年龄越大 , 可塑性越低 , 扩展神经细胞建立联系所需的生理能量也越多 。
根据关键期的研究 , 人们发现了很多现象 。 例如 , 一个人很多能力都存在着关键期 。
1.5-3岁:感觉运动整合
1.5-4岁:自然物理
2-3岁:计数
2-4岁:时间空间
2.5-3.5岁:纪律规则
2.5-6岁:精确感觉、精细运动
3岁左右:独立生活能力
3-5岁:音乐能力发展
4岁以前:形象视觉、色觉辨别
4-5岁:顺序排列 , 阅读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指出 , 如果把人在17岁时测得的智力定为100% , 那么其中50%在4岁前发生 , 30%在4~8岁之间发生 , 20%在8~17岁之间发生 。
如果0~4岁时智力发展缓慢 , 那么以后的发展也慢 , 直到17~18岁智力发展高峰时 , 智力水平也是平平 。
印度“狼孩”卡玛拉7~8岁来到人间 , 虽然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 , 也才学会走路 , 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 , 智商只达到4岁孩子的水平 。
它表明如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时机 , 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
因此 ,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 , 一定要抓住关键期 。
重点来看以下几个:
01
纪律的关键期
2岁半到3岁半是一个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 , 又叫纪律关键期 。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 这段时间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 。 这时候 , 孩子会走路 , 会说话 , 开始想要做点事情 。
家长们会觉得这些行为是孩子自主性、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表现 , 不能把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扼杀在这段时间 , 于是就会放任 。
但是放任不是没有底线 , 必须要告诉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
至少让他明白两点:第一 , 规则意识 , 第二 , 安全问题 。
规则意识: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 这是规则;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想也不要去想 , 这也是规则 。
【「尘光逆倒」要抓住这4个关键期,孩子6岁前】人是与他人结成社会的群居生活动物 , 必须按照一定的共同规则来生活:说话有礼貌、见熟人问好、说话做事分场合……都是规则 。
在生命的早期必须把这些规则内化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自律 , 自律是指依靠个人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来约束个体行为的手段;他律是指借助于约束强制手段来规范个体行为的手段 。
推荐阅读
- 孕育乖宝宝抓住了也是易孕体质!,排卵期的四大症状
- 隔壁王嫂子将来孩子也能长到1米8,家长注意:抓住猛长个的“2个黄金期”
- 阿福妈妈的育儿经帮助孩子轻松社交,孩子性格过于内向怎么办?抓住这三个点
- 贝贝豆育儿课堂妈妈要抓住“灵魂力”,尝试赋能,宝宝的神神叨叨“意有所指”
- 儿科医生鲍秀兰提醒你排卵期到了,抓住它会让胎儿召之即来,身体出现这四个信号
- #糖果妈妈#是因为抓住了3个“猛长期”,妈妈最需要的内容来了,宝宝长得高
- 『菁妈育儿』暗示娃进入猛涨期,抓住了孩子多长几厘米,娃出现这三种“不够”
- 「奶嘴妈妈育婴师」身体会有这些信号,抓住机会让娃多长几公分,孩子进入“猛涨期”
- 母婴参考▲抓住一个就稳了,想让孩子聪明些?一生仅有的3次大脑发育高峰期
- 育儿苗苗妈@至少要帮孩子抓住一次,哈佛大学:大脑发育黄金期一生仅有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