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厘清“新基建”概念,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其中


『』发改委厘清“新基建”概念,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其中
本文插图
经济观察网 采访人员 宋笛 4月20日 , 在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 , 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在答采访人员问中表示初步研究认为 ,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 , 以信息网络为基础 , 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 , 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
按照伍浩介绍 , 新基建包括: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 对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层面进行了覆盖 。
中国科学院科学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晓明对经济观察网表示 , “新基建”概念最早是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来的 , 最初的时候是指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数字化 , 现在还包括重大科学装置、重大工程设施 , 其本质是数字经济、知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由国家规划和布局、多主体参与的基础设施建设 , 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 , 具有显著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知识自动化特征 。
梳理政策表诉 , 从2018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 , 新基建所涵盖的行业也逐步丰富 , 该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 “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今年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中进一步扩充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 至此 ,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网络、数据中心5项是政策层明显提及的新基建行业 。
在政策层外 , 市场层也有不断的揣测 , 在一年半的时间中券商、学者、资本都对新基建所涵盖的行业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 一个在市场中得到普遍关注的版本是 , 新基建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 、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
与市场揣测的版本相比 , 此次发改委披露版本中最大的一个不同在于纳入了基础科研领域的诸多基础设施类别 , 其中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 。 国务院2013年发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中认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要投入运行和在建设施总量55个左右 , 基本覆盖重点学科领域和事关科技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 。 按照4月20日伍浩的介绍 ,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布局建设5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经济观察网梳理上述规划中优先布局的十大项目 , 除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外 , 其余9个项目均在2018、2019年相继立项或动工 , 其资金来源依然以中央预算内资金为主 , 在2018年1月、5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11.1075亿元、9.89亿元用于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 。 但是 , 在2017年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答采访人员问时 ,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曾经表示要“通过引导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大建设和科研资金投入 。 ”
按照多所高校披露的信息 , 目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已经征集过相关建议 , 在新基建概念的背景下 , 十四五规划中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否应该在数量上有大幅度的增加?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双南对经济观察网表示 , 数量倒不需要显著增加 , 关键是质量和效率 。 和国际上的重大科学设施相比 , 我国已有和在建的大部分都属于中小规模 , 运行和使用水平也不高 , 所以需要在提高已有设施的运行和使用水平的基础上 , 新建一批规模和水平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的设施 , 并且围绕这些设施建设国家实验室和高水平的科学与技术中心 , 逐步形成若干国际大科学中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