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史言志:地主好心赠与墓地,他后来得到怎样的回报?,少年朱元璋无力葬父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 所以动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
明太祖朱元璋成就一世霸业之前身世凄惨、食不果腹 。 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上的千古一帝而言 , 顺应天道 , 因时而生 。
若非乱世 , 不可成就朱元璋的丰功伟业;若非乱世 , 不得常人所不能忍的悲惨体验 。 从乞丐到皇帝 , 千古江山只此一人 。 命运多舛的少年朱元璋
少年时期的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 , 家中祖业凋零 。 外无强亲 , 内无积蓄 。 父母仅仅依靠几亩薄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 至正三年(1343年) , 毫州大旱 , 田地里面颗粒无收 , 原本就拙荆见肘的日子这下子更是雪上加霜 。
这年的冬天朱元璋一家人迎来了最为艰难的时刻 。 可是 , 如果这就是命运的安排的话 , 那么命运对于朱元璋一家的残酷考验也只是刚刚开始 。
文章图片
次年春 , 春耕才开始不久 , 本以为可以凭此寄托来年的希望 。 然而上天却又无情地给朱元璋一家无情的打击 , 中原地区爆发了百年来最大的蝗灾 , 紧接着随着江淮一带水患而来的一场大疫 , 将中原地区的百姓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
仅半个月的时间里面 , 朱元璋一家五口便去其三 , 父亲、母亲、大哥相继离世 。 仅留下年仅15岁的朱元璋和二哥朱兴盛 。
家人的相继离世 , 让这个本已经在崩塌边缘的家庭彻底毁灭 。 这时候的朱元璋和自己的哥哥成了这个家庭在那乱世中的唯一血脉 。
家道中落、元朝的暴政、加上天灾人祸 。 一切都在无情的拷打着华夏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脊梁 。
父母死后 , 朱元璋在饥贫中依然不免于孝道 , 生为人子 , 真能让父母曝尸荒野呢?
为了能后安顿好父母的后事 , 为了多年后能有一处可以凭吊先人 。 朱元璋与二哥一同找到了父母在世之时的东家刘德 , 希望刘德能够施以援手将父母妥善的安葬 。
然而刘德却一口拒绝了朱元璋及二哥的请求 , 刘德说:“尊父在时 , 余雇尊父每月所用必不敢少 , 所资钱粮甚巨 。 然世道艰难 , 余亦度日维艰 , 又怎得余力可资安葬汝父 。 ”
文章图片
刘德不但没有帮组朱元璋埋葬父母 , 还将朱元璋兄弟二人赶了出来 。 就在兄弟二人走投无路的时候 , 同村的刘继祖却在这时候站了出来 , 对朱元璋施以了援手 。
刘继祖有先贤遗风 , 为人高古正直又善识人 。 见朱元璋兄弟二人虽然撩到落寞却也不忘为人子嗣的孝道而深受感动 , 想朱元璋将来定是着乱世之中可留千古名声之人 。
于是刘继祖当即决定腾出自家的一小块空地 , 帮助朱元璋兄弟安葬了父母 。 没有礼乐、没有灵堂 , 两口薄棺材 , 便匆匆的奠葬了父母 ,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葬礼确是朱元璋铭记一生的莫大恩情 。
简单的料理了父母的后事之后 , 兄弟二人便就此话别各自求生 。 临别之时 , 兄弟二人告诫对方 , 此去千里不知何时得见 , 唯有两件事不敢忘记 。 一是彼此的兄弟情 , 二便是刘继祖对朱家的大恩大德 。
话别了兄弟的朱元璋来到了皇觉寺做了一名小和尚 , 当时的灾民多以出家作为一条活命的出路 。 之时乱世之中 , 到处都是灾民 , 原本普度众生的寺庙也度日如艰 。 就算是出家人 , 也一样会在这样的年月里面起了歹心 。
文章图片
来到皇觉寺的朱元璋为求一条生路 , 每天在寺里面要做这种类繁多的苦活 , 才能换得一碗剩饭果腹 , 稍有不慎便换来一顿毒打 。
后来 , 连寺院的和尚也坚持不下去了 , 纷纷还俗成了难民 。 当年香火鼎盛的寺院也最终不免门庭落寞的下场 。
推荐阅读
- 历史驿栈60岁率全家参军抗日,他和6个儿子都壮烈牺牲,最有血性的大地主
- 历史茶酒馆图8地主婆撒泼打滚,直击50年代的地主批斗现场:图2百姓怒指地主
- 雨中电竞:15岁又被大汉奸霸占,临终前说一秘密无人相信,12岁被地主强占
- 「青史浮沉」其后代过得如何?都很惨,孙子被人活活勒死,四川大地主刘文彩死后
- 历史茶酒馆:图5地主正被批斗,老照片再现50年代的中国:图1汉奸被捆绑枪决
- 『历史大地主』“不避亲仇”,细说刘秀的用人之道,“任人唯贤”
- 历史百家汇■诸葛亮的北伐:实际是蜀汉封建地主阶级扩大统治势力而进行的战争
- 桑木叒:清朝主佃关系:佃户为何要抗租?清朝地主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
- 「小妹妹一枚」图3地主跪在地上,图6分发财物,1951年批斗地主场景
- [游戏化学习]| 言在物,而意在人,不言人而人在其中,呼之即出,以小见大,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