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青年」看到第几个你生气了?,中文互联网吵架高频词汇(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段时间不少大V和网友自发倡议 , 网络讨论中拒绝随便扣“带节奏”的大帽子
这些看得人眼睛都要生茧的话语 , 基本成了每次互联网舆论撕裂时轮番上演的固定节目 。
之所以反对用这些词吵架的人越来越多 , 是因为在无数次的纷争中 , 大家已经明白这些看似简单的词语被说出口时 , 其实暗含着非常复杂、但你知我知的前提条件 。
骂对方在“带节奏” , 其实是在说 , 关于这事儿明明往A方向想才是对的 , 你在误导大家往你想要的B方向上走;
骂谁在为某人某事“洗白” , 其实是认定了某件事在自己心里已经有了完全不可推翻的负面结论 , 任何异议都是要扭曲黑白;
骂谁的言论“夹带私货” , 其实已经先预设了什么才是光明正大的正确 , 与之不符的便是心怀鬼胎、阴阳怪气的“私货”……
文章图片
把这些潜台词搞清楚 , 你就会发现这些词之所以这么“好用” , 是因为它们都预设了被争论的有话题一定有鲜明的对错 , 而说话之人永远是对的 。
只要甩出这些词语 , 就天然地站在了正确的一边与对方划清界限 , 最后以四个字母结尾 , 彻底表明我跟你这种[哔——]无话可说 。
文章图片
于是 , 被这些词语污染过的对话 , 结局一定是除了划分立场 , 什么都没谈 。
仔细一想 , 有件事其实很不可思议:
这些词语中包含着这么复杂和微妙的含义 , 我们却都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它们能用短短两三个字就表达出来 , 并人人都在广泛使用 。
而与这些“我对你错”的大帽子相反的意思 , 比如——
“我觉得你有些地方说的不对 , 但其他地方也有道理 。 ”
“我和你观点不同 , 但我们可以平等交流 。 ”
这些想法并没有一个铿锵有力的短语做自己的代言人 , 依然要依赖于长长的一句话 。
甚至如今的互联网上 , 你都很少见有人会如此客客气气地把这两句话说完 。
文章图片
能简单地把人推开 , 却无法轻易地进行平等交流 。 词语的不同变迁或许也反映了 , 这两件事在我们的大脑里本就不是同等难易程度 。
那些简单粗暴排除异己的想法 , 更容易被装在简单易用的壳子里 , 毕竟这过程完全不需要讲道理 , 甚至不需要思考 , 喷就完事儿了 。
而在撕裂的纷争中表达包容、平等与友好 , 本身就基于一个人需要厘清事实、保持理智、尊重他人……每一道门槛 , 在当下都显得相当之高 。
这种反差 , 不禁让人想起一部日剧的著名台词:“重要的东西 , 总是被更晚一步发明出来” 。
03“大脑被嘴支配了”
当越来越多的人反感在对话中出现“洗地”、“带节奏”等简单粗暴的词语 , 其实也是在对抗一种简单粗暴的思维 。
这种自发的反思 , 当前段时间饭圈与“圈外人”大战变成一个社会议题时 , 许多人就已经意识到了 。
言语间动不动就“拉踩”、“黑子”、“洗脑包”……说是粉圈专用语 , 可是它们的影响力早已辐射到了更大的公共空间 , 也把那种抱团排外、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渗透到了更多人日常的说话习惯里 。
然而 , 我们批判粉圈带来的语言污染时 , 却常常忽视一个残酷的事实——
它真的是“因”吗?其实可能只是真正的根源结下的恶果之一罢了 。
在这之前 , 我们其实早就习惯了将复杂的意义浓缩在一个短促的词语里 , 然后在使用的方便和快感中逐渐允许自己疏于思考 。
推荐阅读
- 小碗菜努力就是旺季,浏阳蒸菜
- 晨曦妈咪看到配图,网友:跪着的父母教不出站着的孩子,12岁男孩发朋友圈
- Leo李老师这个小姨的做法火了,孩子看到东西就想要
- 文字上的青年让(深度好文)
- 萌萌大人爱生活次日却悄悄离开,看到枕头下的钱,我哭了,婆婆来我家住
- 单身的x青年最让女人离不开?与金钱无关,男人的什么品质
- 客家小小彬看到的人一定会一生平安幸福快乐!,实在是太漂亮
- 满城春色如何消除浮躁的心
- 办公室吐槽树洞我从闺蜜身上看到——毕业后回家发展的最真实模样
- 客家小小彬而忽略了还有个老头,考眼力:思维定式让你只看到了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