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新四军江南指挥部4位负责人,仅2人活到建国后,分授元帅和大将
"春光照眼意如痴 , 愧我江南统锐师 。 豪情廿载今何在?输与红芳不自知 。 "
文章图片
这是陈毅元帅在1939年所作的一首诗 , 这首诗充满了浪漫的革命主义豪迈情怀 , 1939年11月7日 , 为统一协调与指挥苏南的新四军部队 , 第1、第2支队领导机关在溧阳县水西村合并 , 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 指挥部共有4位负责人:陈毅任指挥 , 粟裕任副指挥 , 罗忠毅任参谋长 , 刘炎任政治部主任 。
陈毅 , 1901年8月26日出生生于四川乐至复兴场张安井村 。 1916年就读于成都甲种工业学校 ,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 后来参加了南昌起义 , 并随朱德上了井冈山 , 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前 , 陈毅作为江西军区总指挥兼西方军总指挥 , 负责指挥招携、永丰前线作战 。
文章图片
1934年8月28日 , 国民党周浑元部出动1个师向赣江以东万安、老营盘一线阵地发动进攻 , 双方激战之时 , 陈毅前往红军第6师师部指挥所察看战况 , 当时陈毅骑着马 , 因为目标明显 , 突然一串机枪子弹飞来 , 击中陈毅腿部 , 他身受重伤 , 摔下马来 。
正是因为陈毅重伤无法行动 , 1934年10月 , 中央红军准备离开瑞金开始长征 , 陈毅身负重伤正躺在利用农舍建起的病房中 。 周恩来在临行前去看望陈毅并向他传达了中央的指示 , 任命陈毅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 , 负责军事指挥 。 这就样陈毅便留在南方打游击 , 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
文章图片
在抗日战争后期 , 陈毅担任新四军军长 , 在解放战争时期 , 他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及前委书 ,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 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 。
副指挥粟裕 , 原名粟多珍 , 于1907年8月出生于湖南会同 , 他的家境富裕 , 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院 , 1927年进入国民革命军第11军第24师教导队 , 第24师师长便是叶挺 , 在教导队他被提升为学员班长 。
文章图片
24师长随后改编为24师72团 , 粟裕也随即成了72团警卫班的班长 , 同年8月1日 , 他随叶挺参加了南昌起义 , 之后随朱德和陈毅上了井冈山 , 不过粟裕的提升速度并不快 , 这当中原因很多 ,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粟裕经常受伤 。
但是他的指挥水平却提高很快 , 特别是中央红军长征后 , 粟裕带领一支人数很少的游击队打了三年游击 , 长期的战争考验 , 从而使他成为出色的军事指挥员 , 所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时 , 他被任命为2支队副司令 。
文章图片
粟裕在抗战期间指挥了著名的黄桥决战、车桥战役等等 , 在解放战争期间 , 更是指挥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等 , 被人称为战神 ,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 而且是排名第一的大将 。 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 , 粟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 。
罗忠毅 , 于1907年生于湖北襄阳 , 1917年进入襄阳模范高等小学就读 , 1927年7月 , 罗忠毅入冯玉祥部当兵 。 1931年 , 罗忠毅随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到江西 , 同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 , 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 。 他作战勇敢 , 屡立战功 , 从班长晋升为排长、连长、营长 。 后到瑞金入红军学校学习 。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 , 罗忠毅曾任闽西人民抗日义勇军司令员 , 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指挥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