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地评线】天府网评:让民生服务在网上“通”联
数据多跑腿 , 人们就会少接触 。 这一多一少 , 正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客观需要 。 目前 , 各地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网上政务平台、健康码平台 , 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办 , 非接触办理服务深受好评 。 各地要互相借鉴成功经验 , 最大限度地将民生事项整合入网 , 让为民服务在网上通联 , 用数字化服务+非接触办理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赋能 。
疫情大考下 , 大数据成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选择 , 其本质是借力数字化信息技术 , 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安全和美好 。 近年来 , 我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 , 着力通过建设数字政府 , 深化放管服改革 , 优化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 , 实现审批服务便民化 。 各地陆续建设了掌上便民政务服务大平台 , 如浙江省浙里办、福建省闽政通、广东省粤省事、江西省赣服通、陕西省陕政通、福州市e福州等等 。 当疫情来临 , 这些信息化平台迅速与疫情防控精准对接 , 不见面办事比例超过线下办事 , 且体验良好 , 效率提升 , 不仅成为疫情防控的千里眼和瞄准镜 , 而且让民生服务实时在线 , 实现了安全+便利两相宜 。
【#疫情防控#【地评线】天府网评:让民生服务在网上“通”联】建立完善及时发现、精准识别、快速处置的常态化防控机制 , 需要信息化和大数据硬核支撑 。 疫情发生以来 , 各地充分运用大数据理念、技术与思维方法 , 实现疫情防控精准化、政府服务高效化、民众办事便利化 。 河南在政务服务豫事办开辟疫情专区 , 上线疫情动态同程查询求助通道健康申报线上购药等多项功能 , 提供全面的线上贴心医疗服务;上海一网通办上线13个零跑动零材料提交事项 , 为市民居家抗疫和办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安徽推广安康码+政务服务 , 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码通办 , 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各地要借鉴这些经验做法 , 全面推行网上审批、网上服务 , 确保疫情防控和为民服务两不误 。
利用信息化平台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 就是深入挖掘大数据的人文价值 , 找准数据服务群众需求的突破点 , 不断总结数字化疫情防控体系建设经验 , 将其融入城市大脑政务服务、智慧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 。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 , 除了加快落实健康码跨区域互通互认 , 还要思考如何从跨区到跨界的问题 。 比如 , 推进健康码逐步覆盖医疗教育、政务服务、交通出行、社会保障、金融服务等领域 , 实现从一码通行到一码共享 , 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 同时 , 纵深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加速度 , 助力复工复产复学 ,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
办事不再面对面 , 服务却更心贴心 。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 , 各地要利用信息化平台 , 积极推行非接触服务 , 用数据替人跑腿 , 让群众网上办事像网购一样省心、安心、暖心 。 (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吴海霞)
推荐阅读
- 困境儿童@民政部:15省份救助保护393名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
- 『常态化』【地评线】飞天网评:“防控常态化”要落小落细落实
- 『一季度』一季度GDP数据来了 疫情未伤经济“筋骨”
- 「确诊病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及时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 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 『黑龙江』黑龙江对疫情防控不力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
- 『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全国海关累计投入一线卫检人员超27万人
- #北京#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 北京疫情减租政策延长2个月
- 发布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防止聚集性疫情反弹 继续常态化科学防控
- [疫情]疫情影响中国经济一季度同比下降6.8% 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
- 「经常账户」国家外汇管理局:疫情不会改变经常账户运行基本平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