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传统武术打不过格斗,飞檐走壁只是电视里唬人的?学武术的人越来越少,20年后,恐怕就没有人练了!( 三 )


沧州拳师授徒 , 有些仍保持着古法 , 师承口授 , 言传身教 。少部分拳种掌门人 , 明确表示 , 学我的拳术 , 不得再习其他 。大部分拳种 , 已经摒弃了一徒不能认二师的传统 。有些拳法的掌门人 , 往往不仅精通本门派的功夫拳术 , 同时也会演练其他拳种 。
沧州53种武术拳法 , 如今还有多少在流传?多位沧州武术界人士向《凤凰周刊》表示 , 一些拳种仅有二三十人学习 , 甚至有些拳种仅剩下传承人一家人仍然在演练 , 已经不收徒 , 也无法再传习下去了 。
沧州现在还有没有53个门派拳种 , 谁也无法保证 。齐保卫说:“好多练武术的人都在家里待业 , 没事干 。传统武术 , 如今已经没落了 。”
「武术」传统武术打不过格斗,飞檐走壁只是电视里唬人的?学武术的人越来越少,20年后,恐怕就没有人练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想象:在小说、影视中飞檐走壁
小说、影视剧等载体 , 对公众于武林、武术、武侠的认知的影响 ,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武侠小说至唐代方萌芽 , 唐传奇可谓是早期的雏形 。至元末明初的《水浒传》 , 快意恩仇 , 对武术招式有颇多描写 , 如武松交手蒋门神的鸳鸯脚、玉环步等 , 但仅为简单的描写 , 被称为武侠的萌芽 。清中期《三侠五义》出现 , 被赞誉为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 , 故事中所描述的点穴、暗器、刀法、轻功等 , 对后世武侠小说影响深远 。
此后大量武侠小说出现 , 如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宫白羽《十二金钱镖》等等 。当时的武侠小说动辄销量达到十万以上 , 街头书店“书贾非武侠不刊” , 而畅销如张恨水在连载《啼笑因缘》时 , 也因武侠广受欢迎 , 不得不在故事中加入武侠情节 。张恨水直言 , “报社方面根据一贯的作风 , 怕我这里面没有豪侠人物 , 会对读者减少吸引力 , 再三的请我写两位侠客……我只是勉强的将关寿峰、关秀姑两人 , 写了一些近乎传说的武侠行动 。”
甚至在当时的学校教育中 , 武侠也出现在教科书中 。如世界书局出版的新主义教科书国语读本第二册中 , 有一节课是宣讲飞剑之术 。报刊多有报道 , 青年看了武侠小说之后 , 去往深山寻名师 , 练习武术的新闻 。
武侠小说在读者中引发的巨大影响 , 很快引起电影界注意 。1921年 , 上海爱伦影戏院上映的电影《车中盗》 , 讲述的故事就是侠士路见不平 , 拔刀相助 。武侠自此第一次登上银幕 。此后《火烧红莲寺》上映 , 轰动一时 , 武侠电影火遍大江南北 ,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片浪潮出现了:仅在1929年-1931年 , 武侠片便拍摄了250多部 , 占其全部影片出品的60%以上 , 但当时的电影多以呈现武侠神怪为主 。
至20世纪50年代 , 武侠小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 梁羽生写出了《萍踪侠影》 , 轰动港台 , 紧接着金庸开始他的武侠小说创作 , 温瑞安、古龙等作家相继有作品问世 , 摒弃了旧武侠的怪力乱神元素 , 开辟了武侠故事与虚构历史相结合的新武侠写作 。
「武术」传统武术打不过格斗,飞檐走壁只是电视里唬人的?学武术的人越来越少,20年后,恐怕就没有人练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人创造的武侠小说世界 , 武术成为飞檐走壁、各种神奇武功的代名词:如来神掌、北冥神功、内力、一掌打去天崩地裂等细节描写 , 将公众对武术的认知神化 。文学写作方法的介入 , 描述了充满奇幻色彩的各种武术招式 , 甚至于练功方法 , 令公众迷恋其中 。
影视剧将文学情景化 , 进一步吸引公众对武术文化产生兴趣 。比如说《少林寺》的上映 , 使得河南登封成为很多人的向往之地 。《武当》电影 , 又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去往武当山学艺 。
武侠影视剧对于武术的夸张演绎 , 使得受众对武林充满向往 , 想要去走江湖 , 行侠仗义 , 出现了青少年荒废学业 , 去往影视剧中描述的地点拜师的热潮 。最广为人知的例子 , 是王宝强看了《少林寺》电影之后 , 前往登封拜师学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