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科学家制造人造彗星,获取DNA成分


新发现进一步支持了生命因冰和尘埃而坠入地球的理论 。
关于生命起源的争论总是伴随且一直伴随着神学或至少是精神上的成分 , 但是 , 其物理起源上的争论更多与证据有关 。 而且似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 我们并不来自这里 。
生命 , 或者说生命的成分 , 是否通过搭乘小行星或者彗星的便车来到了这个星球?新研究表明这是非常合理的 。

「天文」科学家制造人造彗星,获取DNA成分
本文插图

“泛种论”是一种理论学名 , 该理论认为生命存在于宇宙各处 , 以原始微生物的形式分布于其他星球上——小行星、彗星等 。 一个相关的“伪泛种论”表明 , 生命本身不是在宇宙中来回穿梭的 , 相反 , 这些岩石可能携带着有机分子 , 是生命的组成成分 , 并在其他行星和卫星上播种下生命的要素 。 这个想法可能是最科学可行的 。

「天文」科学家制造人造彗星,获取DNA成分
本文插图

法国巴黎国家科学院(CNRS)的一组科学家发表了一项研究 , 该研究对伪泛种论的观点影响深远 。 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 研究人员指出 , 核糖(在所有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中发现的一种关键糖)可能是在彗星的冰上形成的 。 核糖是DNA和RNA等核酸的关键部分 。 这种化合物在彗星上形成表明 , 生命的基本成分不仅能跨越星际空间传播到不同星球 , 而且可以形成于太空之中 。 我们已经在彗星上发现了氨基酸 , 与宇宙尘埃缠杂在一起的复杂有机物 , 在其他恒星系统中的碱性糖 。 核糖的发现将构成更多证据 。

「天文」科学家制造人造彗星,获取DNA成分
本文插图

需要明确的是 , 研究人员实际上并未在彗星上发现核糖 。 相反 , 他们利用其他科学家收集的数据 , 在实验室里以天体物理条件人工模拟了彗星冰块的演化 , 最后产生了核糖 。
由天体空间研究所生产的人造彗星是通过将水 , 甲醇和氨在零下200摄氏度的高真空室内混合而成的 。 研究人员在冰上添加了尘粒作为彗星的原料 , 并用紫外线照射了整个物体 。 当样品被加热到室温时(就像彗星接近太阳一样) , 发现它已经形成了简单的糖 。

「天文」科学家制造人造彗星,获取DNA成分
本文插图

我们仍需等待以确认真正的彗星上是否可以形成核糖 , 但是这一新发现的意义仍然是巨大的 。 我们对小行星和彗星内部存在的化合物了解得越多 , 就越能支持泛种论 。 也许生命确实是通过彗星来到地球的 。 也许我们可以把一些有机化合物放在我们自己的人造彗星上 , 然后把它发射到宇宙深处 , 从而把生命送到其他星球 。

「天文」科学家制造人造彗星,获取DNA成分
本文插图

彗星是一个冰冷的太阳系小天体 , 当它接近太阳时 , 会变暖并开始释放气体 , 这个过程叫做“放气” 。 这就产生了可见的大气或彗发 , 有时也有尾巴 。 这些现象是由于太阳辐射和太阳风作用在彗星核上的结果 。 彗星核的直径从几百米到几十千米不等 , 由松散的冰、尘埃和小的岩石颗粒组成 。 彗发的直径可能是地球直径的15倍 , 而彗尾可能会拉伸一个天文单位 。 如果足够明亮 , 从地球上就可以看到彗星 , 而不需要借助望远镜 , 而且彗星在天空中呈30°(60个卫星)的弧度 。 自古以来 , 许多文明都观察并记录了彗星 。

「天文」科学家制造人造彗星,获取DNA成分
本文插图

相关知识
彗星(希腊语:Κομ?τη? , 德语:Komet , 英语:Comet , 有时也被误记为慧星)是由冰构成的太阳系小天体(SSSB) , 当其朝向太阳接近时 , 会被加热并且开始释气 , 展示出可见的大气层 , 也就是彗发 , 有时也会有彗尾 。 这些现象是由太阳辐射和太阳风共同对彗核作用造成的 。 彗核是由松散的冰、尘埃、和小岩石构成的 , 大小从P/2007 R5的数百米至海尔博普彗星的数十公里不等 , 但大部分都不会超过16公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