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百年前小汤山被叫做“唤醒睡美人的地方”?( 二 )


笔者在日本学者宇野哲人的《中国文明记》中 , 查找到了一段“亲自体验”这两座大理石温泉浴池的记载 。宇野哲人于1906年5月和几个朋友游小汤山 , 这时“外国人于行宫中入浴被默许” 。他测量了一下 , “两座大理石浴池幅宽约四间(7米) , 长约六间(11米)” , 里面都注满了温泉的情况下 , 温暖如春 。“此浴室左右各有一小室 , 右方过热不可入 , 左方温度适身 , 浴室用石垒起 , 温汤无味无臭 , 清澄如玉” 。宇野哲人说日本温泉很多 , 没想到在北京这样的“黄尘之地”居然也有温泉 , 所以一定要体验一下:进温泉泡过之后 , 他觉得神怡气爽 , 妙不可言 , 连呼“此乐千金难购”!
出浴池后 , 宇野哲人在庭院里闲游了一番 , “假山处处 , 松柏繁茂 , 中有小池 , 水清见底游鱼历历可数 , 池中又有小岛 , 可惜桥已半朽 , 池亦几为蒲苇所蔽” 。站在朽烂的宫殿面前 , 他不禁感慨万千:“昔日当极轮奂之美 , 而今则徒委风雨 , 轩倾壁颓 , 野草茫茫 , 深可没脚 , 砖瓦累累 , 或为狐穴 , 蔓草四伸 , 以蔽昔日之绮窗” 。
造成汤泉行宫如此惨况的原因 , 并不仅仅是维修不善 , 还有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 , 曾经用炮火对这里进行过轰炸 。对此 , 英国作家阿奇博尔德·立德夫人痛心不已地在《我的北京花园》一书中怒斥道:“尽管一旁原先的温泉仍冒着气泡 , 巨大的汉白玉浴池和精美的汉白玉扶手现在的破败景象却令人悲哀……我们知道俄国士兵曾扫荡过这里 , 这里的景象不可否认地表明曾遭肆意破坏文物的野蛮人的入侵!”
尽管如此 , 立德夫人还是沉醉于小汤山的景色:“各种开花的美丽灌木似乎都种在了这里 , 而且都长得过于茂盛 , 枝蔓纠结……就像通常草木繁茂的花园那样 , 这儿的花园气象万千 , 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王子发现睡美人并唤醒她的地方 。”
百年前“小汤山旅游攻略”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 ,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趋广泛 , 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也开始向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敞开怀抱 。没有了帝制庇护的小汤山不再是什么禁区 , 成为了旅游胜地 。
【@为什么百年前小汤山被叫做“唤醒睡美人的地方”?】在许多外国人撰写的游记中 , 都记载了畅游小汤山的各种攻略 , 现今读来格外有趣 。
先说路线 。美国学者查尔斯·刘易斯·阿灵顿在《古都旧景》一书中记录了两条:一条是先出西直门经过圆明园和万寿山 , 过沙河到十三陵再到小汤山;还有一条是“从安定门向北到汤山 , 这里每天都有公共汽车来汤山 , 车费每位八角” 。而日本学者丸山昏迷在《北京》一书中还写有第三条路:“乘坐火车在京绥线沙河站下车 , 再乘坐汽车、驴子或轿子亦可到达 。”
有趣的是 ,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去小汤山旅游的阿灵顿和丸山昏迷 , 部分记载有异曲同工之妙 , 比如他们都提到汤山其实有两座:“大汤山有两百尺高 , 地域范围约有三里” , “大汤山有三座山峰象征三个笔架”;“小汤山有三十余尺高 , 地域范围有两里” , “小汤山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象征鱼鳞” 。也都提到温泉是从小汤山涌出的 , “以能治百病而远近闻名 , 尤其是皮肤病”……这些记录无疑说明 , 这时的外国人对小汤山及其周围环境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具体 , 而不是将视域仅限于汤泉行宫 。
相较之下 , 丸山昏迷对小汤山温泉的考察更加仔细:“温泉从平地凿开的两个泉池涌出 , 东侧的泉池为长约一百六十余尺的长方八角形 , 水深有三十尺 , 水温适宜入浴;西侧的泉池面积有一百五十平方尺 , 水深有三十尺 , 水温过高不适宜入浴 。泉池左右有浴场 , 温热两泉泉水引到这里进行适度调整 。民国五年秋 , 汤山公司从帝室那里获得永久租借权 , 以泉池为中心修建公园 , 在行宫旧址兴建西式旅馆供一般人入浴使用 , 有电话设备可与北京联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