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炉」河北发布《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控制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 )


HJ 1024 固体废物热灼减率的测定 重量法
HJ 1039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生活垃圾焚烧
HJ/T 2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HJ/T 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 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 44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 5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碘量法
HJ/T 63.1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3.2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镍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4.1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4.2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焚烧炉」河北发布《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控制标准(征求意见稿)》】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监测数据应用管理规定》(生态环境部令第10号)
3 术语和定义
GB 1848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为了便于使用 , 以下重复列出GB 18485中某些术语和定义 , 涉及相同的 , 以本标准为准 。
3.1 烟气停留时间 retention time of flue gas 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处于高温段(≥850°C)的持续时间 , 可通过炉膛内高温段(≥850°C)有效容积与炉膛烟气流量的比值计算 。
3.2 烘炉 incinerator baking在焚烧炉内未投入垃圾的情况下 , 用辅助燃烧器将焚烧炉炉膛温度缓慢升高 , 使炉内耐火和保温内衬充分干燥 , 并最终使焚烧炉炉膛温度加热至850°C以上的过程 。
3.3 启炉 incinerator starting-up完成烘炉后 , 投入垃圾并保持炉膛温度在850°C以上直至焚烧炉工况稳定的过程 。
3.4 停炉 incinerator shutting-down停止向焚烧炉投入垃圾 , 并保持炉膛温度在850°C以上直至炉膛内垃圾完全燃尽的过程 。
3.5 停炉降温 incinerator closing 焚烧炉炉膛内垃圾完全燃尽后 , 炉膛温度从850°C以上降低至400°C以下 , 或者降低至焚烧炉再次烘炉的过程 。
3.6 热灼减率 loss on ignition 焚烧炉渣经灼烧减少的质量占原焚烧炉渣质量的百分数 。其计算方法如下:
P=(A-B)/A ×100%
式中:
P—热灼减率 , %;
A—焚烧炉渣经110°C(±5°C)干燥2h 后冷却至室温的质量 , g;
B—焚烧炉渣经600°C(±25°C)灼烧3h 后冷却至室温的质量 , g 。
3.7 现有生活垃圾焚烧炉 exist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or 本标准实施之日前 , 已建成投入使用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生活垃圾焚烧炉 。
3.8 新建生活垃圾焚烧炉 new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or 本标准实施之日后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生活垃圾焚烧炉 。
3.9 测定均值 average values 在一定时间内采集的一定数量样品中污染物浓度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 。对于二噁英类的监测 , 应在6~12个小时内完成不少于3个样品的采集;对于重金属类污染物的监测 , 应在0.5~8个小时内完成不少于3个样品的采集 。
3.10 1小时均值 hourly average value 任何1小时污染物浓度的算术平均值;或在1小时内 , 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 。[GB 18485-2014 , 术语和定义3.16]
3.11 24小时均值 daily average value 连续24 个1 小时均值的算术平均值 。[GB 18485-2014 , 术语和定义3.17]
4 选址要求
4.1 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选址应符合国家及河北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城乡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及行业规范 , 并符合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土DB 13/□□□-2020 4 壤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等要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