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读这本考古报告集,了解阿富汗的古代文明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读这本考古报告集 , 了解阿富汗的古代文明
2017年至2020年 ,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古代历史文物在中国各地巡展 , 这批文物包含了阿伊哈努姆(Ai-Khanum)的希腊文化城市遗址出土文物、黄金之丘(Tillya Tepe)的草原文化墓葬出土文物和贝格拉姆(Begram)中亚城市文明窖藏出土文物等200余件 。 这也是广大中国观众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古代阿富汗地域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 。 今年2月10日 , 这批文物结束了在香港历史博物馆的最后一站巡展 , 回到了阿富汗 。
在此 , 笔者给大家推介一下黄金之丘(Tillya Tepe)的考古报告集——《大夏黄金》( Baktrisches Gold)与阿富汗国家文物流离颠簸的四十年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苏联在阿富汗的政治影响日益加深 , 这也改变了之前阿富汗考古主要由法国人把持的局面 。 1968年 , 苏联考古工作者维克多·沙里阿尼迪(Sarianidi,V.I , 1922-2013)进入阿富汗开展考古工作 。 1977年 , 维克多·沙里阿尼迪听闻在阿富汗北部希巴尔甘城(Sibergan)不远处故城址遗址附近发现了一些陶片 , 便组织考古队前往发掘 。 1978年11月 , 考古队取得了重大发现 , 在被当地人称为黄金之丘的小丘上 , 发现了七座竖穴墓葬 , 除一座空坟外 , 其中六座墓葬出土了金器等文物2万余件 , 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轰动 。
本文插图
次年12月 , 苏联入侵阿富汗并很快推翻了阿富汗原政府 , 不甘忍受苏联侵略的阿富汗人开展了游击战 。 由此 , 阿富汗文物也开始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 。 1985年 , 维克多·沙里阿尼迪在列宁格勒以德文和英文出版了此次考古报告集《大夏黄金》(Baktrisches Gold) 。
本文插图
《大夏黄金》封面
笔者手中的这本考古报告集是德文版的 , 硬皮囊匣精装 , 书籍尺寸35.8×26.5×2.6cm , 奥地利维也纳印刷装帧 。 正文分共263页 , 其中前60页为褐色纸黑白印刷的考古报告正文 , 第61页至164页则为铜版纸彩印的出土精美文物的照片图版 , 第164页至263页为铜版纸黑白印刷的出土文物数据 。
本文插图
《大夏黄金》目录
通过此考古报告集 , 我们可以看到公元前后的阿富汗北部(巴克特里亚)是诸多文化汇聚交融的场所 , 既有具有草原塞种特色的金饰 , 又有希腊化中亚所具有的希腊式吊坠 , 既有印度文化的金币(也有可能是金质徽章) , 又有汉文化典型器物的汉镜 。 其中 , 有些文物所体现的内涵 , 和传统史料中记载的月氏(贵霜)可以相互印证 , 如唐初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追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数百年前 , 贵霜君主迦腻色伽在兴都库什山降伏恶龙时 , “两肩起大烟焰” 。 以往我们认为此故事可能为后世虚构神话 , 但黄金之丘中 , 出土了时代比迦腻色伽早100年左右的君主降伏双龙的牌饰 。 由此可见 , 在中亚草原 , 君主降伏恶龙的传说早有原本 , 只不过后人将其安在了迦腻色伽的身上(图7 降龙金饰) 。
本文插图
具有草原塞种特色的金饰
本文插图
希腊式吊坠
本文插图
金币
推荐阅读
- 「」2000年前大墓被盗,考古队失望之极,最后将盗墓工具当做文物带回
- :这本碑帖,被誉为唐楷先驱
- 「宁夏银川水洞沟旅游」4月19日│联通5G直播带你走进史前考古发祥地,明代军事大观园!
- 灼见:莫言:这本书太迷人,仿佛就像身边的朋友
- 『河南』黄河流域文化研究之力作——“河南大学考古中原系列丛书”问世
- 「阿富汗」“生活总会继续”,威麒拉杆箱书童读《追风筝的人》
-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早期游牧文化起源问题探析
- 「树木」必须寻找伴侣,还有记忆,这本书不止说出了树的秘密生活什么是一棵树为什么树能牵动我们的情感?如何处理树与我们的关系?
- 『』算算财政“战疫”这本账
- 【小璐夫人】【每周图书馆】幸福的陷阱:为什么幸福像沙漏,抓得越紧却漏的越快?作者简介译者简介内容简介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小璐夫人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