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广东援鄂战队】“我没有什么光环,作为医生,责无旁贷”


#黄建#【广东援鄂战队】“我没有什么光环,作为医生,责无旁贷”
本文图片

黄建强   广东省援鄂医疗队二队医疗组组长、中山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无论是说起1月28日大年初四那天 , 紧急集合奔赴武汉;还是谈到新冠肺炎患者的急危重症 , 攻艰克难 , 广东省援鄂医疗队二队医疗组组长、中山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黄建强都轻描淡写 。 这不是黄建强第一次“上战场” , 作为呼吸内科专家 , 2003年的SARS疫情他也在一线 。
“国家需要 , 医生职责 , 我自愿前往武汉支援 , 无怨无悔 , 我的家人也理解、支持我做这个决定 。 ”
“听到患者感谢我们 , 内心还是蛮高兴的 。 ”说着这句话 , 他嘴角泛起微笑的涟漪 。
低调淡定 , 话语简单 , 英雄就是这样波澜不惊 。
去时 , 凛冬逆行;归时 , 春和景明 。 广东省援鄂医疗队一、二队完成任务 , 撤离汉口医院 , 黄建强于3月22日平安返粤 。
早期物资缺乏 , 经常担心没有防护服穿
1月24日 , 广东医疗一队先期出发驰援武汉 , 1月28日晚 , 中山一院第二批医疗队随广东二队紧随其后 。 出发前 , 组长黄建强已经与一队队员沟通了解了情况 , “到达武汉市汉口医院前 , 我们对前方的困难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 ”黄建强说 。
广东医疗一、二队对口援助武汉市汉口医院 , 黄建强与二队队员们接管呼吸7病区 。 这家医院位于武汉市江岸区 , 是武汉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 , 之前是三级综合医院 。
作为武汉市最早的3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之一 , 汉口医院经历了武汉疫情的第一波冲击 。 50多名医护人员感染 , 许多病区只能由四五个既非呼吸科也非重症医学科的医生24小时轮流坚守 。 除夕和大年初四,援兵来了 , 两批广东医疗队先后支援汉口医院 , 包括黄建强在内的265位医护接管了两个病区 。
1月23日 , 武汉十多家医院同时发出物资缺乏的求援信息 。 这也是广东医疗队面临的问题 , “早期时 , 生活物资、防疫设备很缺 , 大家经常会担心过两天就没防护服穿了 , 两三个星期后 , 物资状况慢慢好转 。 再后面,就比较充足了 。 ”黄建强告诉采访人员说 。
统筹安排流程 , 有效提升救治工作效率
汉口医院作为综合性医院 , 在向传染病医院改造的过程中 , 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足,分区、通道、流程等方面难以达到理想的传染病隔离病房要求 。 广东医疗队接手后 , 与医院迅速沟通 , 一边改造污物感染分区 , 顺畅收治流程 , 一边有条不紊地开展收治工作 。
为此 , 医疗队成立了专家组、院感防控督导组、物资保障组,建立自带防护物资统筹协调机制……迅速开展相关筹备工作 , 全力做好“战斗准备” 。
这里有来自十八家医院的三十多名医生 , 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会影响工作有效开展 。 经过深思熟虑 , 作为医疗组组长的黄建强 , 和医疗协调小组的成员一起 , 按照诊疗规范和疫情情况 ,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 主要涉及医疗组设置与任务分配、医生值班安排、患者床位分管等方面 。
“统筹管理人员的工作相对比较‘麻烦’ , 我有时候也觉得很累 , 但我的士气很饱满,身体也还跟得上 。 ”黄建强说 , 广东医疗队来到汉口医院后 , 情况越来越好 , 医院的控感、医疗程序越来越规范,治愈的病人越来越多 , 队员们也很开心 。
淡定沉稳有数 , 调整诊疗方案疗效显著
黄建强今年47岁 , 正当壮年 , 从事呼吸专业25年多 。 17年前 , 他参与过SARS大战 , 当年中山一院医务人员创下“零感染”的纪录 。 “当时的防护物品还没有现在好 , 用的算是土法防护 , 没有N95……”黄建强说,这次知道“对手”是谁 , 所以心理上比较淡定 , 而且知道新冠肺炎的传染性虽然比SARS高 , 但积极治疗死亡率比SARS低 。
同事们当中 , 有的是第一次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 , 焦虑、担心 , 在所难免 , 参与过SARS救治的黄建强成了队友们的“定海神针” 。 作为呼吸内科专家 , 他和团队里的其他专家一起 , 将国家诊疗方案与医院现实条件、病人具体情况相结合 , 对诊疗方案进行调整 , 针对病人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 坚持一人一策 , 综合治疗 , 精准治疗 , 疗效非常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