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社■“跟谁学”被做空后又成被告,VIPKID指其“窃取商业机密”,索赔800万


这是在线教育行业领域 , 首例以“窃取商业机密”为由起诉的案件 。

国际金融报社■“跟谁学”被做空后又成被告,VIPKID指其“窃取商业机密”,索赔800万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4月16日 , 《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从VIPKID方面获悉 , 其已于近日向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提交起诉书 , 状告北京百家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跟谁学”)涉嫌指使员工使用不正当手段窃取客户名单等商业机密 , 并索赔800万元 。 目前 , 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已受理此案 。
据称 , 这是在线教育行业领域 , 首例以“窃取商业机密”为由起诉的案件 。
“这应该算是在线教育行业公开报道的首例 。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也向《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坦言 。
【国际金融报社■“跟谁学”被做空后又成被告,VIPKID指其“窃取商业机密”,索赔800万】VIPKID先后提交两份起诉书
据《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了解 , 就“涉嫌指使员工使用不正当手段窃取客户名单等商业机密”同一事由 , VIPKID先后提交了两份起诉书 。
两份起诉书显示 , 两名被告王某、王某宇曾在VIPKID担任课程顾问负责销售业务 , 在职期间两人接触到VIPKID客户群体 。 二人在离职加入跟谁学后 , 违背此前就职单位的离职要求和保密义务 , 以违规方式获取VIPKID客户名单 , 并以跟谁学员工的名义 , 持续与本属于VIPKID长期、稳定的客户群体进行客户招揽和产品销售 。
VIPKID认为 , 王某、王某宇的行为违反保密协议 , 侵犯公司的商业秘密 , 掠夺了本属于VIPKID的商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 严重损害合法利益 。 同时 , 跟谁学明知或应知王某、王某宇的上述行为 , 仍占用、使用本属于VIPKID的商业秘密 , 已经与王某、王某宇构成共同侵权 。
VIPKID要求 , 王某、王某宇及跟谁学立即停止侵害VIPKID的商业秘密 , 包括并不限于停止利用该商业秘密从事与VIPKID相竞争的在线教育培训相关业务 , 并共同赔偿VIPKID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800万元 。 同时 , 要求王某、王某宇及跟谁学在“跟谁学”移动端及其网站首页连续三十天刊登声明 , 消除影响 。
“案件的关键是:首先 , 原告要证明这些用户名单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 , 即这些用户名单此前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原告带来经济利益 , 具有实用性并经原告采取保密措施;其次 , 原告需要证明被告确实从事了窃取用户名单的行为 ,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 这方面的证据都难以获得 , 这也是商业秘密方面维权最大的难点 。 ”赵占领表示 。
在赵占领看来 , 尽管《反不正当竞争法》最近一次修改中增加了商业秘密侵权方面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 , 但是原告也需要提供一定的证据之后 , 举证责任才会转移到被告身上 。 “所以总体来说 , 这类案件非常难打” 。
跟谁学麻烦缠身连续被做空
《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就上述案件的相关问题发至跟谁学的媒体采访邮箱 , 遗憾的是 , 截至采访人员发稿前 , 该公司也未给予回复 。
跟谁学是一家中国互联网教育科技公司 , 2014年6月由陈向东(前新东方执行总裁)带领创建 , 团队成员主要由来自新东方等著名教育培训机构及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的精英组成 。
2019年6月6日 , 跟谁学在纽交所上市 , 股票代码为GSX 。 和其他在线教育企业有些不同的是 , 跟谁学于上市前已经实现盈利 。
4月14日晚间 , 著名调查机构香橼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针对中概股跟谁学的做空报告 。 在报告中 , 香橼认为跟谁学夸大财务数据、存在“虚假”学员、管理层涉嫌多种金融欺诈等 , 最终直指该公司虚报收入高达70% , 其股票应立即被停止交易 , 并启动内部调查 。
对此 , 跟谁学方面及其创始人陈向东“火速”发声回击 。 陈向东数度通过社交媒体用“如此无耻”、“一派胡言”来形容这份报告 , 跟谁学方面也先后发布两份声明予以驳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