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杂志」新锐·评论 | 变宽的时间与平静的直觉 ——从宋阿曼《堤岸之间》、《白噪音》说起(李壮)( 二 )


这样的方式 , 让这两篇万字以内的短篇小说看起来充满了诗歌的质感 。 一种氤氲流淌的情绪、一种并不激烈的直觉 , 勾勒出小说人物看似无心的怀疑主义及其恬淡随性却又不失严肃的自我审视 。 具体到叙事层面 , 小说里此种质感的出现 , 是通过对时间体验的变形重塑而得以最终完成 。 比如 , 《堤岸之间》里 , 时间被拉伸和摊大了——就像一团面 , 或者一块布 。 曾经本分的农民夫妇 , 在晚年忽然得以合理合法地无所事事起来 , 这实际上造成了一阵小小的不适乃至眩晕 。 原因在于 , 时间在他们的生命里忽然铺平了 , 它剔除了自身的褶皱(那些与秋收冬藏攒钱过日子相关的具体任务) , 并且展示出超现实的平整与洁白 , 就像水面结成了冰面 , 就像皇甫山麓一夜之间覆上了大雪 。 与此相对应 , 宋阿曼的叙事方式也是平整、开阔、边界虚化的——她几乎在叙事中剔除了“速度”而只着意于“宽度” , 以此适配于那种充分空间化了的时间 。
这一切 , 在小说人物身上激发出细微却饶有深意的化合反应 。 “他开始能看清很远很远处的事物了 。 这和以前大不相同 , 在此之前他只能看清手头的东西 , 眼里只有那些近身的、与一时一地相关的东西” , 那些消失的人、那个消失的自己 , 都沿着平整辽远的时间表面缓缓走来 , 随之走来的还有那些原本被挤压吞没在时间褶皱里的感受和念头 , 例如一个人竟然“就是这样‘咔嚓’一声老了” , 例如“好像她总有机会可以纵身一跃 , 但又往往选择举起盐瓶” , 又例如“绣花的女人一辈子是绣不完一本花样集的” 。 在宋阿曼松弛而缓慢的平静语调中 , 酝酿着莫名其妙的虚幻感 , 仿佛这一切都是不真实的 , 仿佛人生的消逝和可能性的关闭原本是一种充满沉浸感的假设——只有时间本身才是永恒和确凿的 , 它就如同宋阿曼在小说里选取的叙述方式一般 , 从容、平静、无所谓方向也不设计出口 , 仿佛可以这么一直一直讲下去 。

相比较而言 , 时间在《白噪音》里则更像是被切碎、铺平了 。 这同样是一种变宽的时间 , 但《白噪音》的“宽”似乎不是“平面化”而是“原子化”的:一个话题连着另一个话题 , 一件事接上另一件事 , 而这种“连”与“接”看上去都是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质 。 整篇小说呈现出类似瓷釉开片的质感 , 留下了大量的意义缝隙 , 这使它看上去就像是当代大都市青年生活的某种化合提取物——小说呈现出的那种真切与缥缈、具体与抽象相互混融的质感 , 就像是占星师与炼金术士跨界合作的产物 , 而对它们的解读触碰 , 却又需要量子物理一类充满现代精神的微观视野 。 总而言之 , 这不是一个属于经典牛顿物理世界的故事 , 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一大片细碎、跳跃、彼此游离、方向模糊的时间碎片 , 不同的拼组方式将指向不同的隐喻和天堂 。 因此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词是“沉浸” , 这个词既指向男主人公的具体工作(VR产品设计) , 同时也对应着两位主人公整体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 , 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个词里蛰伏着作者对当代生活的一种总体感受判断 。 随“沉浸”而来的 , 则是对“想象”和“习得”的思索(“我们逐渐被现实所见和获得的信息攻占了……我们已经习惯在虚拟世界审美 。 这可能就是习得的副作用”) , 进而引出一种现代语境下对“真实”(“真实”的生活与“真实”的自我)的怀疑 。 当然 , 这种怀疑并不暴烈 , 细品之下几乎还有几分浪漫温暖——它只是引导我们见证了时间碎片的宽阔沉积带上 , 意义的隐秘游移状态 。
事实上 , 《白噪音》里这种从叙述形式到精神气质的游移和不确定感 , 以及由之而来对所谓“真实”的反思诘问 , 在《堤岸之间》中同样存在 , 甚至在宋阿曼此前发表的《李垂青 , 2001》和《西皮流水》中都有非常精彩的表达 。 令我颇感吃惊的是 , 面对这些相当重要却又极难把握的东西 , 宋阿曼常能够拿捏得轻巧、精确 。 我想其中的秘诀之一 , 便是她把时间打造成了可触摸和铭写的表面 , 这种触摸与铭写 , 恰又与生活世界对我们的铭写——以及我们对此的怀疑——形成了隐喻性的同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