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户■突破瓶颈!小农户“攀亲”现代农业有多远路要走
本报采访人员杨喆
近期 , 一些国家禁止或限制粮食出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机构预测 , 今年全球谷物产量较去年将下降11% , 全球粮食供需平衡再次吃紧 。 这些消息引发关注 , 有些敏感者甚至开始抢米、囤面了 。
中国粮食够不够吃呢?有没有必要冒着吃陈粮的风险也去抢几袋囤家里呢?看看这些数字就好了: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去年 , 中国大米和小麦全年进口量仅为当年产量的1.8%和2.3%;去年 , 大米出口量超过进口量 , 中国成为大米净出口国 。
粮食安全的自信来自仓廪殷实的粮库 , 来自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两藏战略 , 和亿万中国农民辛勤的劳作 。 这其中 , 占据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绝对多数的小农户的贡献至关重要 。 采访人员在多地走访了解到 , 如今 , 一改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和经营模式 , 越来越多小农户通过土地托管订单农业等方式拉近了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距离 , 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和农产品供应最为广泛的生力军 。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 ,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 还面临着人才、观念等多项瓶颈 。 有关专家和农业部门干部认为 , 需循序渐进 , 久久为功 , 打通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最后一公里的距离 ,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
多种方式 ,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攀上亲
随着各地疫情逐渐趋缓 , 黑龙江省兰西县兰河乡长红村农民吴文静近日正筹划着赴外地打工 。 前些年他还在犯愁:父母身体不好 , 自己出门打工后 , 家里地没人种 , 流转出去又没多少收入 。
吴文静形容自己是典型的小弱少农户:耕地面积小 , 机械力量弱 , 技术知识少 , 想要像大型合作社一样经营土地 , 过去想都不敢想 。
在我国 , 小农户占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98%以上 , 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 。 大国小农是我国农业生产千百年来的基本形式 , 并将长期存在 。
2019年2月21日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 。 《意见》发布一年多来 , 一些地区创新组织形式 , 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力度 , 促进小农户邂逅现代农业 。
今年 , 吴文静把土地全程托管给当地一家合作社 , 合作社提供专业代耕代收服务 , 全程使用大机械作业 , 扣除服务费用后 , 卖粮收入全部归吴文静家所有 。
吴文静算了一笔账:如果流转土地 , 每公顷地收入为5000元左右 , 而通过土地托管服务 , 收入可达到1万元左右 , 同时解放了自己的劳动力 , 外出打工又有一笔收入 。
人家的大机械就是比咱‘小四轮’好使 , 技术也先进 , 去年1公顷地比自己种地的邻居多打了大约1000斤粮 。 吴文静说 。
在兰西县 , 土地托管服务正悄然流行开来 。 兰西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 , 2019年兰西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61.5万亩 , 服务小农户1.1万户 。 今年 , 截至目前 , 全县已有50万亩的全程托管服务意向 。
在黑龙江、山西、陕西等多地 , 以土地托管服务为代表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逐渐形成 。 一些地区实行粮食银行、土地托管贷款等创新手段 , 丰富农业社会化服务形式 , 满足更多小农户的多样化需求 。
我们正在开展粮食银行、订单种植、代储等服务项目 , 解决农户们的实际问题 。 富锦象屿金谷农产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盛善平说 , 去年企业开展8.5万亩玉米订单种植 , 每斤比市场价高1分钱收购 , 今年还将扩大至9.2万亩 。
攀上亲 , 脱贫奔小康更有底气
在与现代农业攀亲过程中 , 一些小农户正逐渐改头换面 , 化身农业职业经理人家庭农场主 , 把农业干得有滋有味 。
从经营20亩地的小农户 , 逐渐发展到经营380亩地的家庭农场 ,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张大鹏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大鹏感慨良多 。 今年40岁的他自18岁起到海南打工 , 在当地成家立业 , 十多年后 , 却又返回家乡种地 。
一路走来 , 除了自己的努力 , 还要感谢国家的惠农好政策 , 支持我们小农户发展家庭农场 。 张大鹏说 , 农场去年得到了当地奖励的8万元补贴 , 对自己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 我还想带动更多小农户 , 让大家都发展壮大 。
种植面积扩大了 , 钱袋子鼓了 , 很多小农户也在吸收着现代农业新的经营和发展理念 , 让生机充满希望的田野 。
与张大鹏类似 ,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林源镇长发村农民王健健也经历了一个从外出打工到回乡种地的过程 , 并成立了一个家庭农场 。 不同于过去只想把地种好 , 他现在更多是想怎么卖得更好 。
现在认识也上去了 , 得跟着市场走 , 产品得打出‘绿色’牌 。 王健健告诉采访人员 , 他的家庭农场种植多种杂粮作物 , 不用化肥农药 , 使用有机肥 , 坚持人工除草 , 还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 每亩地收入是过去的2倍 。
小康不小康 , 关键看老乡 。 一些基层干部认为 , 作为我国农业经营主体中占绝大多数的小农户 , 使其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 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
黑龙江省克东县玉岗镇翻身村脱贫户林忠友也是典型的小农户 。 数年前他家因火灾致贫 , 家中地不多 , 他一度连买种子化肥的钱都没有 , 借住在村委会数月之久 。
推荐阅读
- 「外商投资」区域合作斩获新突破 多领域经贸投资接连收获政策红包
- 国务院▲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境外输入压力持续较大 科技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 临床试验■新突破!我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 小额信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扶贫小额信贷助农户渡疫情难关
- 【攀枝花看点】这样做后果很严重!攀枝花一农户因私砍树木获刑
- 【公募基金】我国公募基金规模突破16万亿元
- 美国累计确诊人数突破14万 纽约启用方舱医院
- 霍普金斯大学: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66万例
- 意大利死亡人数突破1万人,包括51名医生
- 喜大神成功预测美国人数突破10万,又命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