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东城女医生值守半月,日记记录隔离点日常


***讯(采访人员 李玉坤)4月8日下午 , 李研在连续值守半个月后将东城区境外进京人员鸿雁苑集中观察点的最后一批观察人员平安送走 。 9日 , 李研前往自我观察点报到 。
这位“80后”姑娘 , 是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呼吸科的医生 , 也是这个隔离点医疗组的组长 。 从3月24日晚正式接收第一批隔离人员起 , 李研便承担起了隔离点24小时值守的工作 。
她每天致电隔离人员做好健康观察 , 还挤出时间记录下值守工作的点滴 , 写成了“我在隔离点”的工作日记 。
中药:东城女医生值守半月,日记记录隔离点日常
本文插图

身穿防护服的李研身靠走廊墙壁休息 。 东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参照武汉方舱医院做法 , 编写防护服穿戴16个步骤
李研的工作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从3月22日到达隔离点到送走最后一批隔离人员的工作日常 。
据了解 , 隔离场所本身并不具备医疗隔离条件 , 到达第一天 , 东城的医疗组就投入到隔离点的医疗防护建设之中 , 将隔离点划分出了清洁区、缓冲区、隔离区 。
李研在日记中写道:“为了让大家能有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 , 我提议参照武汉方舱医院的做法 , 将脱防护服的流程细化为16个步骤 , 每个步骤都写上编号和操作内容 , 贴到缓冲区的墙上 。 同时 , 我们还为隔离点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防护、隔离点防护的相关培训 , 现场演示穿脱隔离衣并进行了一对一指导 。 ”
中药:东城女医生值守半月,日记记录隔离点日常
本文插图

李研值班时在简易床上休息 。 东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队员都要求做第一批上“战场”的人
3月24日晚9点半 , 鸿雁苑隔离点迎来了第一批入住人员 。 李研在日记上写道 , “那天入住时已经是夜里了 , 队员们都主动要求加班 , 做第一批上‘战场’的人 。 ”
由于郊区夜间天气寒冷 , 接收人数又多 , 医疗组队员让大家坐在车上等候 , 叫到一个人的名字 , 一个人再下来办理入住手续 。 这样一来一回 , 不仅大家等得有些焦躁 , 也耽误了运送车回机场接下一批人员的时间 。
她的日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
一对从葡萄牙回国的父子在入住现场情绪激动 , 有拒绝入住的倾向 。 李研担心影响到其他人员的情绪 , 赶紧去了解情况 。 原来 , 这对父子本来购买的是葡萄牙到北京的国际航班 , 但被分流到其他机场入境 , 已经隔离了一段时间 , 回到北京后继续隔离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让他颇为不满 。 并且 , 他想和儿子一起隔离 , 但儿子已经成年 , 不符合隔离政策 。
“我一方面向他们宣传国家的政策和规定 , 一方面尽量安抚他们的情绪 , 向他讲解新冠病毒隔离和检测等相关专业知识 , 普及无症状带菌者的严重性 , 终于获得了他的认可 , 顺利办理入住 。 ”李研说 。
中药:东城女医生值守半月,日记记录隔离点日常
本文插图

李研打电话询问隔离人员身体状况 。 东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每天询问隔离者身体状况 , 电话里留意情绪变化
对入住隔离点的所有人员 , 李研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 , 原本定好的时间是早上8点至9点、晚上6点至7点 。
“实施后才发现 , 大家从国外回来都在倒时差 , 这两个时间段恰好在睡觉 , 于是我们就把早上的电话时间改到了10点以后 , 每天只打一次电话 , 如果发现体温升高 , 隔离人员可随时电话联系我们 。 ”李研说 , 隔离人员中还有一些是留学生 , 早上10点以后要上课 , 于是他们又将这部分人员的电话时间调整到早上7点至8点 。 这种人性化的举措也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
李研在日记中记录了她打电话的心得 , 每次接打电话的时候都会留意大家的情绪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