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医的本质( 四 )
本文插图
中医很看重经典著作的学习 ,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人文科学的认识论 , 早已在其他学科不复存在 , 却完整地保留在中医的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中 , 并且仍然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 。
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 , 主要靠四诊合参来收集人体信息 , 因而观察领悟、经验体会 , 对于一个中医临床医生至关重要 。
由此可见 , 中医教育的关键 , 在于抓好两个重要环节 , 其一是加强古代人文知识的学习 , 目的是为学好中医经典著作打好基础 , 从而能够深刻领会和牢牢掌握中医独到的方法论 。
其二是加强临床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因为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 , 能不能培养出大批能看病的中医人才 , 是衡量中医教育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 。
目前中医院校招收的学生 , 虽然具有一般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 但是对于学好中医所需要的中国古代人文知识素养显然不够 。
中医院校的教师队伍 , 大多数是直接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 , 虽然具有硕士、博士的高学历 , 但是其本身的中国古代人文知识素养不高 , 又缺乏长期临床实践的历练 , 怎能把中医的经典著作讲好、讲透 , 有何经验体会传授给学生呢?
故在对学生“因材施教”的同时 ,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 也极其重要 。
本文插图
然而 , 几十年来中医教育改革始终没有紧扣以上两个环节 , 没有针对学生与教师双方面的素质培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 因此导致许多失误 。
这些失误最典型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缺少中国古代人文科学知识方面的课程;忽视中医经典著作的教学 , 或中医经典教学的质量差 ,
还有 , 西医课程安排得不科学、不合理 , 对中医教学冲击很大;临床实习难以找到真正的好中医大夫进行带教传授 , 学不到中医看病的真本事 。
中医教育的改革 , 只要高层决策者真心为中医事业的未来着想 , 为中医学子的前途着想 , 抓到了问题的关键 , 要解决并非难事 。
在笔者看来 , 即使是“师徒相授”这种个体之间经验传承的人才培养方式 , 如果充分利用视频设备 , 在现代化教学中同样可以大规模拓展和推广 。
笔者曾经撰文建议 , 每个中医院校可以选定几个有真才实学、看病疗效好的名医 , 在其诊室安装视频探头和其他先进视听设备 , 名医坐诊时 , 打开几十、几百个屏幕 , 让立志成为名中医的学生自由观摩 。
诊余时 , 尚可组织名医与学生一起讨论 。 这是解决名中医难找、带教老师不足、跟师坐诊的学生有限几大难题的一项可行措施 , 如哪个院校能够坚持几年 , 从这个院校定能走出几百个能看病的青年中医 。
中医教育改革 , 需要有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 , 全国几十个中医院校 , 应该有人站出来 , 像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办“国学院”那样 , 试办一所“国医大学”或“国医学院” 。
本文插图
第五 , 中医临床的反思 中国古代 , 在药店坐堂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 。 1950年代 , 仿照西医医院的模式 , 各地开始建立专门的中医院 , 这是当时政府为了提高中医的地位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 用心是好的 。
现在全国几乎每个县都有中医院 , 但大部分经济效益不好 , 远不及同级的西医院 , 因为建立现代医院的方式 , 并不适合中医 。
近现代西医之所以要建立大规模的综合医院 , 第一是因为西医的分科越来越细 , 大部分西医只擅长治疗某一科的疾病、甚至某一科中的某一种病 , 因此 , 需要以医院的形式 , 将众多具有专门特长的各科医生集中在一起 。
推荐阅读
- [悦读中医]由经方变化而来的7个实用方
- 建德■86天后,建德市首家集中医学观察点清零
- ■感知山东||中医院一名老党员的初心本色
-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这项研究成果给帕金森患者带来佳音:“长线用药”疗效减退难题有望突破
- [肺炎]武大人民医院1天3场全球疫情连线,中医专家分享诊疗方案
- 「齐鲁聊城发布」老人去世,家属送来感谢信—东昌府区中医院安宁疗护服务获好评
- 「中医艾灸养生TB」春天常吃它,女人"不老",男人强肾!这种平价人参米,现在吃最好
- 「」中医常识:中药材看产地!11个省份的地道药材,让你买对中药
- 「」中医小药方轻松驱逐红眼
- 「中医」8个症状出现,是肝经发出“警示号”!中医提醒你:要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