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咨询:浙江自贸区三周年:油价大震荡期油储地位凸显“大宗之王”的中国舞步


每经采访人员:叶晓丹 每经编辑:魏官红
图片来源:浙江自贸区供图
原油价格战云谲波诡 , 充满未知 。 石油作为“大宗之王” , 其价格波动影响全球市场 。 而中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 , 对原油进口依存度高 , 如何把握油气产业未来趋势 , 挖掘中国的发展机遇 , 尤为重要 。
2017年4月1日挂牌成立的浙江自贸区 , 其发展核心定位为打造油气全产业链 , 如今三年已过 , 其为我们观察“大宗之王”的中国舞步 ,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
如今 , 在油价大震荡期 , 浙江自贸区的油储地位凸显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从浙江自贸区多家油企了解到 , 目前由于原油价格下跌 , 国际巨头对油储的需求非常迫切 , 推高了油储租金 。 浙江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夏文忠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媒体采访时表示 , 当前国内外石油贸易商原油采购积极性高 , 浙江自贸区的油库比较饱和 , 库存维持较高水平 。
除了油储 , 在油品产业链条上 , 油品炼化、成品油出口、燃料油加注以及油品交易市场的建设都是下一步浙江自贸区将着重发力的领域 。
3月31日 , 国务院批复同意《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 推动浙江自贸区油气全产业链进一步开放 。 利好加持 , 下一步该怎么做?在4月3日的发布会上 , 浙江省方面给出了新思路 。
通过三个三年完成“131”目标
浙江自贸区所辖范围皆在浙江舟山市内 , 凭借深水良港以及背靠长三角的区位优势 , 吸引了国际船舶往来停靠 。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显示 , 浙江自贸区的发展目标是 , 经过三年左右有特色的改革探索 , 基本实现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集聚、法治环境规范、金融服务完善、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作用突出 , 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显著提升 , 对接国际标准初步建成自由贸易港区先行区 。
如今三年之期已至 , 浙江自贸区也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

每日经济新闻咨询:浙江自贸区三周年:油价大震荡期油储地位凸显“大宗之王”的中国舞步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叶晓丹 摄
【每日经济新闻咨询:浙江自贸区三周年:油价大震荡期油储地位凸显“大宗之王”的中国舞步】4月3日 , 浙江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盛秋平在总结浙江自贸区三周年的成果中提到 , 浙江自贸区三年累计集聚国有、民营、外资油气企业6000余家 , 成为全国油气企业最集聚的地区;累计完成大宗商品交易额过万亿元 , 其中油品交易额6525亿元 , 年均增长111%;建成全国最大的油气储运基地 , 总储运规模超过1亿吨 , 其中油气吞吐量达8810万吨 , 油品储备规模达到2790万吨 , LNG(液化天然气)年接卸能力300万吨 , 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浙江石化年产4000万吨旗舰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建成投产 , 已形成2000万吨/年炼化能力;船用燃料油年供油量突破410万吨 , 跃升为国内第一、全球第八大加油港;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达1721亿元 , 年均增长440% 。
事实上 , 为了发展浙江自贸区 , 浙江省为其量身打造了一个“131”建设目标:建设“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 , 即建设国际油品交易中心、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国际石化基地、国际油品储运基地和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 。
盛秋平表示 , 目前第一阶段完成了三分之一的目标 , 第二个新的三年将再完成三分之一 , 争取通过三个三年完成“131”的目标 。
政策利好推动进一步开放
3月31日 , 国务院批复同意《若干措施》 , 其中包括引进油品贸易国际战略投资者 , 打造液化天然气接收中心和天然气交易平台 , 适度开展成品油出口业务等 。
金创联成品油分析师表示 , 当前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矛盾尖锐 , 加大出口力度仍将是缓解国内供应压力的重要手段 。 目前成品油出口集中在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主的几家国营企业手中 , 地方炼厂仅在2016年短暂获得过出口机会 。 而这一政策出台 , 浙江石化或有望成为首家获得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配额的民营炼化一体化炼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