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总是充满热情的开始做事,却总是半途而废,他想表达啥

他仅仅想表达:他很焦虑,任何看似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都无法安定他,而且,那些必需品让他恐怖。如果你身边重要的人陷入了这样的困局,请给他更多耐心,给他切实的帮助。
■网友的回复
嗯,大概不是他想表达什么,而是他的行为传达了什么。首先可以从他的动机入手。人们选择做一件事时,不用的需求决定不同的动机,比如题主罗列的几个例子:1、看一本书,可以是单纯想要知道书里写了什么,也可以是想通过读书这个"行为"向他人证明他的与众不同;2、报补习班,可以是单纯为了得到课堂上教授的知识点,也可以是通过上补习班这个"行为"向他人证明他的上进;3、和女孩子接触,可以是单纯想和女孩子共处,也可以是通过邀约女孩子这个"行为"向他人证明他的魅力;4、制定计划,可以是单纯管理时间,也可以是通过制定计划这个"行为"向自己证明他可以。上面这段分析有两个不断重复的词语:"行为"和"证明",所以他行为背后最根本的动机是——成就感,即他人的良好评价。也许他非常在意他人的眼光,需要通过他人的反馈来定位自己,不能得到他人良好反馈的话,容易对自己做出全面的否定,得到肯定之后又陷入亢奋之中,情绪一直在亢奋和抑郁间剧烈运动。成长过程中缺乏关注、鼓励和承认,可能是塑造这样行为模式的原因。成长过程中,得到父母的承认等于得到他们关注,关注对于依赖父母生存的孩子来讲极其重要。无法得到父亲、母亲或是父母双方的承认,孩子会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自己的价值不足以得到父母承认。这些认知在成长中不断强化,内化于人格之中,不健全的客体关系使他把父母投射在身边所有人身上,想要得到所有人的承认。在开始做一件新的事情前,他有着证明自己的欲望,迫切地希望他的行为可以得到他人承认,在实施行为之后他可以成为有价值(与自认为无价值相对立的状态)的人。从实施行动到行动的结果展现影响需要时间和精力,行动过程中很难看见他人对他评价实质性的改变,而放弃原来的行动开始新的行可以博取他人关注并换取短暂的价值感。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他的行为。热情满满开始阅读一本书,期望他人评价他读的书"高端"、"有逼格",期望自己马上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然而书看了蛮久,并没有人注意到他,放弃。兴高采烈参加补习班,期望他人佩服自己"努力"、"刻苦",期望自己分分钟成为学霸。然而补习班上到一半,离成为大牛还是很远,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放弃。自信爆棚约会姑娘,期望姑娘马上爱上自己,期望他人对自己羡慕嫉妒恨。然而几次约会下来,觉得姑娘不错姑娘很好姑娘简直太棒了,想到自己会不会太挫配不上姑娘(自认为的),放弃。痛定思痛制定计划,期望和时间管理教程说的一样成为良好管理自己,期望制定完计划马上进入状态达成最高效率。然而计划执行一段发现效率总是不够,计划没有意义,放弃。逃避是远离焦虑的方法之一,是快放弃时感受到的急迫离开的压力的来源。逃避压力源,重新获得短暂成就感,是他不断重复亢奋-沮丧-放弃-因为新的行动亢奋-沮丧-放弃这一行为模式的原因。问我怎么改变的话,我也不知道。我的模式和题主的他一摸一样,现在才刚刚在咨询师帮助下寻找自己行为的深层次原因,还没得出解决的有效方法,大概会是一段很长的旅程吧。给题主推荐一位大v,虽然他的方法有时候比较极端,他对自己的分析非常值得借鉴。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 - 凤红邪的回答与他共勉,希望对题主有帮助。以上
■网友的回复
【一个男人总是充满热情的开始做事,却总是半途而废,他想表达啥】 题主现在有答案或者什么理解了吗,自己的状态很像这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