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蜀汉:偏于南方弹丸之地,社会发展靠什么?答案是农业先行
民以食为天 , 国以民为先 , 农业是立国之本 , 强国富民之基础 。自汉以来 , 战乱不断 , 人口流失 , 影响社会生产 , 对于统治阶级构成一定困扰 。蜀汉作为三国中国力最弱 , 连年北伐征战 , 粮食供应更为重要 , 成都地区在秦至蜀汉时期作为重要战略基地 , 经过大力发展农业 , 不仅养活了当地人民 , 还供应了出口到全国 , 称为“天府之国”也不为过 , 为民族统一大业提供支撑 。
01开荒拓田 , 人口迁徙 , 农业发展基础有了很大提高
在秦入和战国末期至西汉初期蜀前 , 巴蜀地区耕地较少 , 大部分都是沼泽地带和纵横交错湖泊 , 成都平原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水灾 , 粮食产量更是少之又少 。
随着秦汉入蜀 , 伴随大量人口迁移 , 泛滥的江河湖泊得到整治 , 耕地面积扩大增加 , 有大量开拓稻田记载 。到西汉时期 , 巴蜀地区人口达到500万 , 耕地面积5000万亩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蜀国成都地区
在《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记载:“蜀沃野千里 , 号为陆海馑 , 水旱从人 , 不知饥馑 , 时无荒年 , 天下谓之天府也” 。
02还田百姓 , 以农为重 , 得民心 , 社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统治者都知道“饥必反 , 富则安”这个道理 , 刘备集团入蜀想立足就必须顺应民意 , 赢得民心 。刘备采取诸葛亮归还田地于百姓策略 , 奠定政治统治基础 , 也为振兴蜀汉提供了物力、财力 。
诸葛亮为提高蜀地经济发展 , 提高粮食产量 , 在成都西北低洼地势修建堤坝 , 使农田房屋免遭水害 , 最初长度只有九里 , 所以称为九里提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九里堤
《成都县志》中有记载:“县西北十里 , 其地洼下 , 水势易趋 , 汉诸葛孔明筑堤九里捍之” 。
诸葛亮订立“惟劝农业 , 无夺其时 , 惟薄赋敛 , 无尽民财”护农方针 , 减少农忙时节征兵 , 进一步降低赋税 , 压制地方豪强抢夺土地 , 保证农民有地耕 , 生活稳定安康 。
曹操汉中战败后 , 迁徙大量人口 , 经过战争洗礼 , 对于汉中造成严重破坏 。诸葛亮制定“休士劝农”政策 , 先后在汉中、南中一带规模较大的屯田 , 投入大量年轻兵力作为劳动力 , 有效解决了北伐军粮供应问题 。在南中地区实施“不留兵、不运粮” , 既保护了当地土著民族利益 , 另一方面发动驻军开荒屯田自给自足 , 也为当地带去先进耕种技术 ,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屯田
03抓住重点 , 专业管理 , 军事战争有了源源不断供应
成都作为蜀汉根据地 , 每次刘备外出时间 , 诸葛亮均在成都驻守 , 一方面担心夷越少数民族叛乱 , 另一方面大力加强农业发展 , 安定民心 , 实现百姓安居乐业 。
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生产关键 , 国民经济重要支柱 , 需要政府层面专业化运作 , 管理都江堰的官职就应用而生 。诸葛亮设置堰官管理 , 并派遣1000左右兵丁驻扎 , 负责日常维护和疏浚堤堰 , 保持其处于最佳状态 , 为川西平原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 同时为后期的北伐提供了充足粮草资源保障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都江堰
推荐阅读
- :诸葛亮一生神机妙算,犯了一个错误,致使蜀汉越来越弱
- 夺命哈士奇:中国南方最大的沙漠,面积达到13万亩,离市中心仅28公里!
- #三国演义#诸葛亮提拔了三位蜀国大将,两个惨败被杀,一个导致蜀汉灭亡!
- 「」夏天将至,感冒问题第三弹
- 『南方都市报』制动器尺寸不合适!2月召回后,奔驰再召回131辆进口S级汽车
- 『美好,一直在身边』南方姑娘不顾家人反对远嫁北方,结婚3年后收到一个快递,她愣了
- 『』蜀汉阖家欢乐、孙吴满庭风雨,在宗亲维护上,刘禅比孙权聪明得多
- []原创 东北的6大“奇葩”小吃,南方人“看不懂”,从来“不正眼瞧”
- 「」【今日靓汤】清补南芪五爪龙,这可能是最适合南方人的补气药!
- 「嫩叶」南方农村的“绿豆腐”,制作过程看着脏,清凉滑嫩,城里见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