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丝绸之路
起源于长安的大唐丝绸之路上 , 来往着众多的胡商 , 有的甚至为追逐财富而定居大唐 。这些外国人带来了沃教、景教、摩尼教等外来宗教 , 统称“三夷教” , 长安、洛阳城内分布有相当数量的“三夷教”教堂寺庙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此外还有来自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西域诸国的数千名留学生 , 他们的起居全部由大唐负责 。我们熟知的日本遣唐使 , 其任务除了来唐友好访问 , 还有就是捎上官方派遣的学生 。这些学生分“留学生”和“还学生”两种 , 留学生是学业尚浅的读书人 , 要留在大唐学习二十年才能回国;还学生是在日本已经学业有成的人 , 来大唐深造一两年就可以回国 。我们今天所指的“留学生” , 在大唐时期的日本实际上应该叫“还学生”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长安成为一座允许多宗教并存的国际大都市 。隋唐帝国之所以能允许这么多域外人在治下和平共处 , 得益于我们一直不断强调的隋唐帝国不是纯粹的汉人国家这一事实 。汉文化和儒家伦理并没有根植于隋唐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之中 , 什么“华夷大防”从来没有在唐朝皇帝的考虑之内 , 没有了这些所谓“祖宗之法”的束缚 , 隋唐统治者们呈现出对异民族及其文化的莫大宽容 , 甚至可以说他们的立场是相近的 。在此之前北魏王朝所呈现的国际性也是出于同一理由 。在唐律当中 , 有关域外人诉讼的管辖权规定:如果原、被告双方是同一国家的外国人 , 就适用该国的法律;如果原被告双方是不同国家的域外人 , 或一方是大唐子民 , 则通通适用唐律 。这在古代是很先进的立法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唐朝是少有的不修筑长城的中原王朝 , 这是从唐太宗时期就定下的国策 , 是出于对自身力量的自信 , 也表现了大唐帝国并不反感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直接关系 。前面说到 , 在击败突厥之后 , 唐太宗获得“天可汗”的崇高称号 , 唐王朝给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大印象足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北疆安定 。在大唐帝国的北方 , 是各个游牧民族部落 , 唐朝在当地设立羁縻州 。所谓羁縻 , 就是给予一定自治权的间接统治 。我们看到有的历史地图把唐王朝北方的领土画得很庞大 , 实际上就是将这些羁縻州纳入了统治范围 。
【@大唐丝绸之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对于西域和丝绸之路的途径地 , 唐朝皇帝一直采取武力控制 , 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在当地建立直接统治 。这种做法背后的考量是出于对西突厥残部和崛起中的吐蕃进行牵制 。同时 , 这也和唐王朝的世界格局有关 。所谓成功人士要有大格局 , 唐朝皇帝们的格局不单单是中原这一亩三分地 , 丝绸之路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意味着财富和文明 , 还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情报通道 。唐朝统治者通过丝绸之路可以了解到诸如印度的动态、波斯和大食的斗争等军国情报 , 及时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 。从这一国策上看 , 足以认定唐王朝相对于历史上其他王朝更加开放、外向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唐朝从太宗时期就对丝绸之路进行过军事行动 。丝绸之路在西域有两条路线 , 分别是“伊吾之路”和“楼兰之路” 。楼兰之路在楼兰古国灭绝后逐渐被荒废 , 称为“旧道”;伊吾之路上有个叫强大的绿洲国家——高昌 , 靠这门独家生意繁荣昌盛 。唐王朝建立后 , 旧道上的西域国家焉耆向太宗建议重开旧道 , 得到太宗许可 。重开旧道自然会削弱高昌的利益 , 高昌就发兵攻打焉耆 。焉耆得到唐王朝的合作 , 自然是和唐王朝结为某种意义上的同盟关系 。高昌的行径自然被唐王朝视为挑衅 , 于是太宗发兵灭了高昌 , 将高昌纳入直辖领地 , 建西州 , 下设县
推荐阅读
- 『数十万』大唐第一清官:为官15年,两次被免,三获死罪,拯救黎民数十万
- 『』敦煌壁画里究竟有多少“鼓”?
- 『』简述从大唐盛世,到五代乱世,再到北宋王朝
- 趣头条@威武的大唐,妥妥的实力派。
- 【李晟】300年大唐王朝的十大名将,薛仁贵未进前五
- 『李世民』大唐英杰谱:征西平北,玄武建功——侯君集和张公瑾
- 「」大唐荣耀——孤守安西几十载,何日君再来?破城之日满城尽白发
- 『』5位大唐顶级诗人合写一首诗,白居易的很伤感,刘禹锡的最有气势
- 『大唐』三起政治谋杀、换了四个皇帝,但叛军依旧顽强,而大唐却无力再战
- ##阜阳插花牛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