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蹭@你越催,他越磨蹭!别让拖延症,毁掉你的孩子( 二 )


不难想象,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行动能力一定很差,一定需要别人的催促才能做事,被捧惯了的孩子,也无法心平气和的接受他人的指责。
这样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谁会喜欢呢?
父母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可以很好的锻炼到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小到穿衣解扣,收拾玩具,整理书包等等,这些父母眼里一笔带过的小事,对孩子的习惯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改变这类孩子的拖延,第一步是父母的放手。
父母意识不到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孩子就无法摆脱依赖的习惯。
别再用你的不忍心毁了孩子,爱孩子就得让他强大,而不是耽误。
03
教孩子如何快,比催促更重要
“ 家有拖沓童,必有催促娘”,有拖延习惯的孩子,身后一定有个急性子的爸妈。
父母为什么会看不惯孩子的慢动作?因为时间的推迟会打乱大人的节奏。
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节奏回归正轨,父母选择“一催到底”,也会导致孩子的生活节奏更加混乱。
对于这种没有时间概念的拖延,父母首先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与规划。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他就不会觉得原本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却用了两个小时是一种时间浪费,会对他带某种损失;
如果孩子做事没条理缺乏计划性,不知道如何把握事情的重点,那么效率自然低下。
当孩子自己意识到了时间的重要,他会开始自主分配属于自己的时间。
教孩子如何快,比一味的催促更重要。
要和孩子达成一种时间共识,比如:
“检查好书包,5分钟后出门”
“9点之前完成作业,10点之前睡觉”等等
先让孩子产生时间意识,之后在此基础上再产生规划意识。
比如“如果你洗漱和吃饭时快一点,早上可以多睡半小时哦”,
“作用早点完成的话,你可以有一个小时去看动画欸”
这些话,会让孩子知道合理利用时间的好处,为了取得自己的利益,孩子自然会摆脱拖延的习惯。
04
父母以身作则更重要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儿童的举止大多是模仿得来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模仿性很强的动物,是染于蓝则蓝,染于黄则黄的。”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也是热情的观察者,他们能够将经常看到的,听到的自然运用到自己身上。
父母总是会特意教导孩子是与非,但是忘了他们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
往往大人从不在意的小事,却不知什么时候被孩子铭记在心。
尤其是3—4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最强。老人都说:“三岁定八十”,这个时期的模仿对未来的行为习惯有着直接的相关联系。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学习范本。
父母斥责孩子做事拖拖沓沓之前,还是先反思下自己是否也是一名拖延症患者。看不惯孩子的慢动作,却对自己的拖延视而不见,孩子会觉得你是在故意找茬。
比如当你因为孩子穿衣服慢而对孩子发脾气时,孩子心里是这样想的:“为什么妈妈自己可以穿衣服换来换去穿好久,我穿的慢一点的时候就要被妈妈骂呢?”
既然你要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不好的,就请以身作则。
否则,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要求孩子必须做到?
这种情况下父母不如主动向孩子坦诚自己的拖延,互相讨论因为拖延带给各自的麻烦。
“今天早上妈妈吃饭时一直玩手机忘了时间,上班迟到了,被领导批评了啊”
“宝宝,你昨天是不是也是吃饭的时候看动画片,吃完饭去上学迟到了?”
“宝宝,那我们互相监督,以后都快快吃饭,不要再迟到了,好吗?”
这样的沟通方式既让孩子明确的了解拖延的坏处,又让他建立了愿意主动改正的心态,比大吼大叫的催有用多了。
每个磨蹭的孩子,或许背后都会有许多原因。但别急于用大人的节奏去掌控孩子的脚步。
而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便是找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来陪他长大。
给予孩子一点空间,一点时间,再适当引领,相信他定会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出一条阳光明媚的人生道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