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北大官方祝贺:校友屠呦呦,再获一项国际荣誉


「屠呦呦」北大官方祝贺:校友屠呦呦,再获一项国际荣誉
文章图片
据北京大学官方公号消息 , 北大校友屠呦呦近日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人物榜 。
梅琳达·盖茨为她撰写的评价称:屠呦呦年少时曾罹患结核 , 从重病康复的经历激励她走上医学道路 。 历史将会铭记她发现青蒿素的功绩 , 这一发现 , 成功攻克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致命的疾病疟疾 , 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 这让她获得了诺贝尔奖 。
1951年 , 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
屠呦呦于1930年底出生在浙江宁波 ,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 , 从此和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 。 1955年 , 屠呦呦毕业后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
在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 , 时任北大校长的林建华亲自前往屠呦呦家中表示祝贺 。 北京大学在给屠呦呦的贺信中写道:“数十年来 , 您在药学研究的道路上持之以恒、不怕失败……科学精神和北大精神在您的身上得到了完美融合!”
此后的五年间 , 屠呦呦的北大的互动很频繁 。 每当屠呦呦有了新成就 , 北大都不忘向杰出校友祝贺一番 。 2016年12月 , 在屠呦呦86岁生日之际 , 屠呦呦还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资100万元人民币 , 设立“北京大学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 。
“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20世纪60年代 , 疟疾横行 。 屠呦呦挂帅“523”小组 , 在古书的世界寻找答案 , 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 , 她终于发现青蒿的秘密 。 在1972年 , 青蒿素终于现于世人眼前 。 在1979年的一篇论文中 , 屠呦呦将这一发现 , 称之为“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 以屠呦呦提取的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 , 成为世为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的最佳疗法 , 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
2015年 ,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 , 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 屠呦呦成为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
2017年1月 , 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 , 屠呦呦获得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9月 , 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在2019年1月BBC 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中 , 屠呦呦是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女性 , 与爱因斯坦、图灵和居里夫人并列“科学家篇”的四位候选人之一 。
BBC列出了她入选的三大理由分别是 , 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 , 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 , 她的成就跨越东方与西方 。 2020年2月10日 , 屠呦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 “人类与传染病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 。
屠呦呦屡次落选院士 , 成为遗憾
随着最新一期院士增选名单出炉 , 屠呦呦第四次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消息传遍网络 。 对于其落选 , 评选委员会给出的理由:一是没有博士学位;二是没有留洋背景;三是没有发表足够数量的论文;四是年龄太大 。
根据最新修订的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 对65周岁以上的候选人 , 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荐 , 且至少有4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方为有效 。 而出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 , 如今已经年届90 , 如果没有足够的推荐人 , 光是提名这关就没法过 。
九年前 , 人民日报曾发评论文章为屠呦呦落选院士抱不平 , 其中提到“这些人(屠呦呦、袁隆平等等)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 , 还“比较直率 , 讲真话 , 不会拍马……她赞同的意见 , 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 , 就直言相谏……” 。 文章最后呼吁 , 改进院士增选程序和细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