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汉字二次简化”,虽然失败,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变

现在 , 我国大陆地区以及新加坡 , 马来西亚的华人地区所使用的汉字属于简化汉字 , 而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其它华人地区所使用则是繁体汉字 。关于汉字简化其实是相当复杂的历史问题 , 至今仍然有少数人对简体字进行批评 。
其实 , 汉字字形从甲骨文开始就不断演化 , 汉字简化也算是一个大的趋势 , 近代以来由于国势衰落 , 西方崛起 , 甚至一度有汉字误国 , 汉字拉丁化的呼声(当然 , 后来证明这个看法完全是错误的) , 但对于汉字过于繁琐 , 需要简化 , 则是知识分子界的主流意见 , 建国后便着手进行了汉字简化的工作(其实民国也搞过 , 但民国政府执行力太差 , 所以推广不开) 。
现在很多人批判简体字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你看 , 现在用繁体字的港台地区经济也不差呀 , 所以汉字是否简化完全不影响发展 , 搞简化反而是丧失了文化 。这个说法其实是片面的 , 因为建国初期大陆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 那个时候大陆绝大多数人民都是文盲 , 当时国内百废待兴 , 要迅速完成扫盲工作 , 推动国家建设 , 搞简化是必须的 , 简体字自然是立下了大功 。
「」70年代的“汉字二次简化”,虽然失败,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现实效果来看 , 我国的简化汉字政策是成功的 , 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 简体字用起来也确实非常方便(当然 , 也有些人一直认死理 , 说着诸如“愛”去掉了“心”变成“无心之爱”的 , 这种人实在是无力吐槽 , 只认着死文化 , 不考虑实际情况 , 属于腐儒之见) , 而且我国并没有完全淘汰繁体字 , 现在大部分人认繁体字还是没太大问题 。
但是 , 这个成功 , 指的是“第一次简化” , 也就是50年代的那次简化;其实除此之外 , 国内还有过一次汉字简化的政策 , 但这个政策是彻底失败了 , 这就是70年代的“汉字二次简化” 。
这个事情可能很多中年人都有印象 , 它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50年代的汉字简化并不意味着工作彻底完成 , 而仅仅是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 当时普遍认为 , 汉字简化还没有完成 , 也就是 , 还不够“简” , 于是一直就有继续简化汉字的想法 , 不过后来因为时局动荡的原因 , 所以这个政策就陷入停顿 。
一直到70年代 , 这个工作才开始恢复 。
1972年7月 , 文字改革办公室按照调查结果 , 开始拟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
【「」70年代的“汉字二次简化”,虽然失败,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变】「」70年代的“汉字二次简化”,虽然失败,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70年代的“汉字二次简化”,虽然失败,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是 , 这就成功了吗?完全没有 , 这个政策是相当失败的 , 虽然在国家机器的大力推动下 , “二简字”一度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但其起到的作用却与初衷完全相反 , 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 也受到广泛批评 。
1986年2月25日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出《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 , 指出《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化字推行多年后 , 人们仍不能准确使用 , 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 , 而且有多套大型工具书如《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已经或将要出版 , 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汉字字库已用芯片存储 , 此时推行新简化字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 因此建议国务院批准废止二简字草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