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友:肺癌转移如何未卜先知?这个新的标志物有望预测


肺癌是第一大癌症 ,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为最常见 。 超过一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癌转移后死亡 。 目前 , 尚无有效的检测方法能帮助医生明确 , 哪些患者在采取更积极的治疗后可降低死亡率 。
好医友:肺癌转移如何未卜先知?这个新的标志物有望预测
本文插图
最近 , 美国杜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肿瘤衍生的胞外囊泡上发现了一种蛋白质 , 这种蛋白质可以提示非小细胞肺癌是否可能发生转移 。 该研究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
杜兰大学医学院生物技术创新主席Tony Hu说 , 这种蛋白质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 , 用于开发一种快速、微创的检测方法 , 以便在早期及时发现癌症转移的征兆 。
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直到原发肿瘤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后才被确诊 。 然而 , 即使是分期相同的非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 他们的治疗预后往往也存在很大差异 。 一个可识别哪些患者可能发展为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标记物 , 将有助于简化此类患者的治疗选择 , 降低癌症转移的风险 。
好医友:肺癌转移如何未卜先知?这个新的标志物有望预测
本文插图
然而 , 迄今为止 , 还没有哪一种生物标记物具有足够的敏感性、特异性或可重复性来实现这一目标 。 大多数情况下 , 需要通过侵入性操作提取肿瘤组织样本 , 这不适合重复检测 。
所有细胞都会分泌胞外囊泡(EVs)进入循环系统中 , 这些囊泡包含来自质膜和内体膜的蛋白质 , 以及反映其起源细胞表型状态的蛋白质 , RNA和DNA 。 胞外囊泡可以结合特定细胞类型 , 并转移其内容物 , 从而改变这些细胞的行为 。
癌细胞脱落的胞外囊泡(EVs)可以改变相邻细胞和远处细胞的环境 , 形成转移性的肿瘤微环境 , 促进循环肿瘤细胞的侵袭和生长 。 与常规组织活检不同 , 胞外囊泡(EVs)是由肿瘤内所有癌细胞亚组分泌的 , 因此可以反映许多肿瘤中存在的异质性特征 。 通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收集连续的血液样本可以安全、重复地获得EVs 。
研究人员选择了两种小鼠NSCLC细胞系作为模型系统 , 一种来自原发肺肿瘤(393P) , 另一种来自皮下转移性肺癌(344SQ) , 以研究来自转移性和非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EV组成的差异 。 结果发现 , 在344SQ EVs上有选择性地富集了跨膜四蛋白-8 (Tspan8) 。 用过表达Tspan8的EV处理的NSCLC细胞系也显示出增加的基底膜基质侵袭性 。 III期转移性NSCLC肿瘤患者的血清EV上Tspan8表达升高也与远处无转移生存期降低有关 , 提示血清EVs中Tspan8水平可能预示着未来的转移 。
这一结果提示 , 通过微创血液检测分析EVs上Tspan8的表达 , 有望用于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
好医友:肺癌转移如何未卜先知?这个新的标志物有望预测
本文插图
“任何癌症的诊断和治疗都是为了在早期遏制住它 。 而这一发现可以帮助诊断出那些癌症转移风险高的病人 , 从而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 ” Tony 博士说 , “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是相同类型的肿瘤 , 若能针对特定的肿瘤进行针对性治疗 , 将可改善预后 。 ”
【好医友:肺癌转移如何未卜先知?这个新的标志物有望预测】下一步 , 研究团队计划将生物标志物分析与其完善的纳米等离子体检测方法结合 , 以进行快速的临床转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