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5周票房第一,看完黄政民新片,我想说:犯罪片就该这么拍( 三 )



于是电影还是回归到“邪不压正”的警匪动作片套路 , 徐道哲与朴善宇经过一番肉搏大战 , 最终把朴善宇打倒 , 并将这个杀手“獬豸”绳之以法 。

02、
拿《老手2》和前作比较 , 能够看出其动作场面和武打设计明显升级了不少 。
虽然前作的反派赵泰晤也有综合格斗方面的动作展示 , 但因其“富少”的身份 , 电影并没有将其塑造成一个武功高手 。

而本片中的“獬豸”朴善宇就很不一样 , 他本身就是一名优秀的警察 , 又正当壮年 , 不仅身手好 , 也带着嫉恶如仇的执念 。
按照设定 , 身为警察的朴善宇身手好自不必说 , 在追捕嫌疑人的过程中 , 他也展示了灵活多变的跑酷动作 。

在“打架”这方面 , 朴善宇在综合格斗方面的造诣也明显高于“富少”赵泰晤 , 且尤其擅长地面锁技 。
徐道哲是个“蛮夫型”的大叔角色 , 综合格斗技术几乎没有 , 只擅长街头打架 , 但他的优点是“抗揍” , 又带着主角光环 , 因此无论受多大伤依然能笑到最后 。

皮哥对片中三场动作场面非常有印象 。
一是在电影中段 , 南山广场上 , 朴善宇追捕冒充“獬豸”的嫌疑人 。
在这段长距离快速跑动追击的动作戏中 , 两人都施展跑酷身法 , 动作赏心悦目;
而最后双方打斗中滑下楼梯 , 又十分惊险刺激 。

二是追捕闵康勋时 , 众人在天台上与闵康勋雨中交战 。
这段动作戏的亮点在于贴近地面的镜头快速移动和剪辑;
大雨中的贴身肉搏 , 雨水与挥拳动作交织在一起 , 打击的力量感与美感似乎都得到了增强 。

三是最后徐道哲和朴善宇两人在废弃隧道中的终极PK 。
朴善宇先是利用隧道中脚手架上的薄膜试图将徐道哲闷死;

而徐道哲也利用地上的碎玻璃实现对朴善宇的反杀 。
对空间与环境中的道具加以利用 , 是成龙电影常用的手法 , 如今也被韩国人学去了 。

皮哥相信正是这些给力的动作设计 , 让《老手2》在韩国、越南、北美都拿到了不错的票房 , 这也是它的最大优点 。
但电影暴露出来的故事上的缺点 , 却使其沦为一部缺乏深度的续作 , 票房成绩也没能超过前作 。

电影最大的缺点就是定位模糊 , 什么都想要 , 又什么都讲不好 。
相比前作神憎鬼厌的“富少” , 本片中的“獬豸”其实是个在正邪之间摇摆的角色 。
他本身是个警察 , 因对“司法”的失望 , 才会用“私刑”的方式去处决罪人 , 其出发点正是源自内心的正义感 。

因此“獬豸”的形象就显得没那么令人讨厌 , 这个人物既有“恶”的一面;又有“善”的一面 , 显得比较立体 。
加上演员丁海寅又是个讨人喜欢的小鲜肉 , 在观影的过程中 , 或许有些人还会希望他不要被警察们抓住 。

但电影并没有向着发掘“人性”这方面走太远 , 对“獬豸”的形象塑造也只是流于表面 。
他的出身、经历、想法、价值观 , 这些本来应该交代的剧情 , 都完全没有交代 , 这就使“獬豸”的人物形象变得很苍白 , 让观众感觉只是一个符号化的人物 。

比如前作中的“富少”赵泰晤 , 虽然也只是只言片语 , 但还是清楚地交代了这个人物变态心理的根源:
赵泰晤是显贵家族中的私生子 , 上面还有一双正房生的哥哥和姐姐 , 在家中他的地位较低 , 因此他非常自卑 , 便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来掩盖这种自卑 。

剧本写得好 , 前因后果交代清晰 , 加上刘亚仁的演技又非常出众 , 才能将这个恶少的丑恶嘴脸塑造得入木三分 。
而后面徐道哲硬刚赵泰晤 , 以“小人物”的身份扳倒“大人物”的过程 , 也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 , 因为这正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故事 。

反观本片中的“獬豸” , 从出场到最终落网 , 他的形象依然是非常神秘的 。
观众并不清楚他的从前经历过什么坎坷和挫折 , 为什么要杀那么多人 , 也就谈不上对他有多“憎恶” 。
最后“獬豸”落网 , 观众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 。

“网红经济”、“网络将人性的丑恶放大” , “法律对于犯罪的震慑作用是什么” , 这些都是值得深挖的社会议题 。
电影的开头也确实将这些都摆出来 , 起了个好头 , 但剧情走着走着就露怯了 , 反而来个360度转向 , 又往无脑动作爽片的路上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