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300亿!花17亿买楼,被官媒点名痛批,这些老艺人该回头了( 二 )


面对汹涌的质疑和批评 , 潘长江并没有选择沉默 , 他公开否认了自己曾在直播间说过认识茅台董事长 。

【诈骗300亿!花17亿买楼,被官媒点名痛批,这些老艺人该回头了】这场官司的结果如何 , 我们尚不得知 , 但潘长江的声誉显然已经受到了不可挽回的损害 。
潘长江从备受尊敬的国民笑星到如今饱受争议的“潘嘎之交” , 其演艺生涯的巨大转变令人唏嘘 。

张国立
观众第一次认识张国立 , 多半是通过他塑造的经典角色——纪晓岚 。
那个在朝堂之上 , 与和珅斗智斗勇 ,为民请命的“铁齿铜牙”纪大学士 , 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多年来 , 张国立一直保持着正面形象 , 鲜少有负面新闻传出 。

观众对他的信任和喜爱 , 也逐渐形成了一层无形的“粉丝滤镜” , 即使偶尔出现一些争议 , 人们也更愿意相信 , 那只是“人非圣贤 , 孰能无过” ,老艺术家总体上还是好的 。
2023年 , 张国立代言的众安保险被曝出存在消费陷阱 , 将这位老戏骨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南通市民的投诉 , 这位市民被众安保险“1元保费 , 600万保额”的宣传语所吸引 ,再加上对张国立的信任 ,便购买了一份保险 。
可是 , 在缴纳了第一个月的保费后 , 他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
第二个月 , 该市民的账户在没有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 , 被自动扣除了一百多块钱的保费 。

想要取消自动扣款 , 却发现流程异常繁琐 , 更令人生气的是 ,在购买保险之后 , 他不断接到各种推销电话 ,让人不胜其扰 。
这位市民的遭遇并非个例 , 投诉曝光后 ,大量网友表示自己也是众安保险的受害者 ,纷纷指责其“挂羊头卖狗肉” , “ 利用名人效应欺骗消费者” 。
而作为代言人的张国立 ,自然也成为了众矢之的 。

面对公众的质疑和指责 ,张国立选择了沉默 , 他既没有对事件作出任何解释 , 也没有向受骗的消费者道歉 。
这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彻底伤透了粉丝的心 。
如果说众安保险事件 ,只是让张国立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那么接下来发生的“封路事件” ,则彻底将他从神坛上拉了下来 。

2023年 ,一段名为“张国立封路”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 。
视频中 ,十几名工作人员 拿着粗绳 ,将一条道路封了起来 。
路过的行人被告知 ,因为张国立导演的电影《朝云暮雨》要在这里取景 ,所以要封路两天 。


一位带着孩子上学的家长对此表示不满 ,质问工作人员:“ 你拍戏我就要绕五公里吗? 谁给你的权力? ”
工作人员却只是冷漠地回答:“ 因为我们这正在拍戏 ,所以路段封闭! ”家长无奈 ,只能带着孩子绕路而行 。
这段视频一经曝光 ,立刻引发了网友的强烈愤慨 , 人们纷纷指责张国立“耍大牌” , “ 店大欺客” ,认为他为了拍戏 ,完全不顾及普通市民的出行问题 。

更令人气愤的是 ,这条被封锁的道路上 ,竟然还有一所小学 , 学校门口人流密集 ,封路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
新闻社也发出了对此事的评论 , 发布涉嫌违反法律规定 , 可 张国立的态度依然强硬 , 这种“甩锅”的态度 ,再次激怒了公众 。

从“众安保险代言事件”到“封路事件” ,张国立的公众形象经历了断崖式的下跌 。
人们恍然大悟 ,原来“粉丝滤镜”是如此的脆弱 ,明星光环的背后 ,也可能隐藏着令人失望的真相 。
而他的儿子张默 , 也将张国立推上了风口浪尖 。

2014年 , 张默再次因为吸食坏东西被捕 , 这次还牵扯上容留他人吸食坏东西的罪名 。
消息一出 , 舆论哗然 , 人们议论纷纷 , 更多的是惋惜和不解 , 张默 , 这个顶着“星二代”光环的年轻人 , 怎么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回看张默的人生 , 两次吸食坏东西的经历像两道醒目的刻痕 , 将他和“溺爱”、“缺失陪伴”这些词紧紧捆绑在一起 。

一切 , 似乎都要从他的童年说起 。
张默的童年 , 没有童话故事里的圆满 , 父亲张国立离异后 , 他跟着母亲生活 , 缺失了父亲的陪伴 。
后来 , 张国立与邓婕组建了新的家庭 , 张默内心更加缺乏安全感 。
15岁那年 , 张默被接到张国立身边 , 父子终于团聚 。

但是 , 这迟来的相聚并没有弥合过去的裂痕 , 张国立忙于工作 , 父子俩聚少离多 , 缺乏沟通和交流 , 张默渴望父爱 , 却只能感受到无形的距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