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残奥会奖励( 三 )


不仅有天赋加持,郭江泺对体育竞技运动更怀有一颗热爱之心 。他被推荐参加本届全国残运会的“三铁”项目时,距离开赛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在杨小平教练的指导下,他开始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训练 。
“最开始的一个多月,极为不适应 。”训练期间,郭江泺每周都要在学校和训练场之间来回奔波,保证学习和训练两不误 , 但更辛苦的是每天高强度的训练,既有体能训练,又有技巧训练 , 这对于刚从业余转入专业化训练的郭江泺来说很不适应 。“那时回家 , 我都会向父母哭诉:太累了,坚持不下去 。”他说,虽然次数不多 , 但曾想过放弃,最后 , 内心对于体育的热爱让他无法割弃赛?。?“再坚持一下吧!”他不断给自己的心理暗示起到很大作用,而父母的支持也给予他动力 。
度过刚开始的艰难时期 , 郭江泺逐渐适应了训练强度和内容 , 也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全国残运会,收获了2枚铜牌的好成绩 。每一名体育竞技者都有一个冠军梦,郭江泺也不例外,他说:“我的实力还不够强,与他人还有着一定差距 。未来要在训练上多下苦功夫,保持基础训练、提高技巧,希望在下次大赛中拿到更好的名次 。”
29岁陈鸿杰(1金2铜):
获跳高三连冠 志在残奥会夺金

厦门市残奥会奖励

文章插图
陈鸿杰在赛场上拼搏 。
老将陈鸿杰曾三次登上残奥会的领奖台,在本届全国残运会上,他斩获了1金2铜 , 更是实现了跳高项目的三连冠 。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陈鸿杰的坚持 。右臂残疾和左腿肌肉萎缩、变形,带来身体的不平衡性和协调性差,使他比常人训练更为艰苦 , 也更易受伤 。陈鸿杰2005年开始接受跳高方面的专业训练,6年后 , 面对腰椎间盘突出、膝盖及大腿受伤,伤病缠身的困境 , 他一度考虑要放弃 。但怀着对跳高的热爱与不舍 , 他想再拼一把,在运动场上坚持着 。
2015年大学毕业时,陈鸿杰面临着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问题,“我能练到什么时候 , 要继续吗?未来怎么走?”退役的想法浮现在陈鸿杰的脑海中,他为人生规划所烦恼着 。市残联的帮助及时解了他的困扰,陈鸿杰说,现在他在市残联康复中心工作 。没有后顾之忧、找到人生规划的他坚定了投身体育事业,努力训练、为国争光 。
虽然已实现全国残运会跳高三连冠 , 但对于陈鸿杰而言,他更想拿到残奥会金牌,并一直为此努力着 。他希望明年能再次代表国家出战东京残奥会 。
【链接】
重视残疾人体育基础建设 用丰富活动吸引他们走出家门
厦门残疾健儿在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上摘金夺银的佳绩,是厦门市重视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结下的累累硕果 。近年来,厦门市残疾人体育工作紧紧围绕《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丰富形式载体,营造良好环境,形成了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与竞技体育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 。
厦门市重视加强残疾人体育基础建设,依托各区残疾人福乐家园、镇(街)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市特校建设福乐健身站 , 规定各级体育场馆免费向残疾人开放,为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营造了良好条件,更以丰富的活动来吸引残疾人走出家门,健身运动,积极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 。每年举办残疾人健身月活动,时间跨度长,参与者广泛;举办了厦门市残疾人运动会,厦门市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等,为残疾人体育爱好者搭建展示自我、切磋交流的舞台,受到厦门市残疾人的热烈欢迎 。
在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遍地开花的同时,厦门市也大力支持残疾人竞技体育事业发展 。厦门市一手抓运动选手选拔 , 从残疾人群众中选拔苗子、培养尖子 , 为厦门市残疾人体育队伍持续输送新鲜血液 。一手抓残疾人体育工作者培养,建立一支由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较强的业务骨干组成的健身指导员队伍,指导残疾人参与体育事业 。
近年来,厦门残疾健儿的身影活跃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屡夺奖牌 。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他们摘得3金3银1铜的好成绩 。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陈鸿杰获F46级男子跳高铜牌,叶超群获TT8级男子乒乓球单打第五名和TT6-8级男子乒乓球团体第五名 。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陈鸿杰获得男子跳高T45/46/47级银牌,叶超群在乒乓球男单、团体TT8级比赛中获得两个第四名 。2018年 , 厦门市残疾人运动员先后在国际、全国、全省残疾人体育比赛中 , 取得了30枚金牌、13枚银牌、4枚铜牌、5个第四名的好成绩 , 创造了厦门市残疾人体育比赛历年最好成绩,为厦门市赢得了荣誉 。2018年10月11日,市委市政府致电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 , 对厦门市残疾人运动员在亚残运会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祝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