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涵:因《人世间》出圈,被情伤耽误,成38岁被疯狂催婚的剩男( 二 )



而具体来说 , 这一切归根结底在于他一直以来都很幸福 。

作为演员 , 他并不火 , 甚至不少人只是对其面熟而不知晓他的名字 。
也是拜大爆剧《人世间》所赐 , 张瑞涵得以凭“曹德宝”一角稍微破圈了 。

这个角色很糟糕 , 好吃懒做、投机倒把、没啥本事还脾气贼大、吃软饭气量小、窝囊还没自知之明 , 不仅拖累了春燕 , 最后还黑化了 , 曹德宝是被口诛笔伐的存在 。


但他很真实 , 很立体 , 有坏心思但也有善良仗义的一面 , 小人模样但心态好得不像话 , 面子里子都不要反倒活得滋润 。


尽管“曹德宝”惹人厌 , 但不得不说 , 张瑞涵的演技是真出色 , 把贱兮兮、贼溜溜的猥琐味儿拿捏得恰到好处 , 话密嘴贫 , 还营造出了不少喜剧效果 。

类似亦正亦邪的角色 , 他信手拈来 , 塑造得是游刃有余 。
《龙门镖局》里的白敬祺 , 武功差爱逞强 , 固执己见 , 自尊心强 , 与吕青橙的感情一直磕磕绊绊;


《大考》里的田雯雯父亲田祥云 , 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 消极颓丧 , 唯唯诺诺 , 无可奈何;

《大江大河2》里的程千里 , 自认为自己怀才不遇 , 智商情商都堪忧 , 还切图“吸血”妹夫宋运辉 , 搞裙带关系;

《父辈的荣耀》里的秦焱 , 会说漂亮话做着表面功夫 , 他是部分存在形式主义和懒政的基层干部的缩影......


张瑞涵演了不少反面配角 , 无一例外地讨人嫌 , 但好歹是琢磨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
而早些年 , 他演了不少打酱油角色 。
《医馆笑传》里的皇上;

《暗黑者2》里的尹剑;

《极品家丁》里的陶东成;

《明星兄弟》里的姜瑞涵;

《国宝奇旅》里的王立文;

《巡回检察组》里的邓耀先;

《起跑线》里的李翔......

尽管演技逐渐备受业内认可 , 但张瑞涵明显缺了流量的加持 , 一直不温不火 。
跟同属一个起点的好哥们陈赫、雷佳音、郭京飞相比 , 他实事求是来讲差得很远 。


最明显的一个原因是 , 很长一段时间里 , 张瑞涵主要作为话剧演员在谋生 。
自从在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毕业后 , 他就考进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 从2007年到2012年都全身心兢兢业业地在话剧舞台上修炼自己 。

最开始 , 张瑞涵在话剧《武林外传》里扮演差役的角色 , 没什么存在感 , 但他连续演了两年 , 合计有两百多场 。

那是新人的必经之路 , 没有捷径 , 只能埋头苦干 , 然后蛰伏默默等待出头之日 。
什么时候到头?等到你演烦到生理性厌恶然后重新再爱上这个角色就证明成了 。

像练武一样 , 只有把表演里的水分全部挤掉 , 打通任督二脉 , 达到”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 真正地把一个角色悟透才能被贴上“话剧演员”这个标签 。

张瑞涵花了两年的时间 , 从小角色中来到小角色中去 , 始终没有安排过替补演员 , 高烧坚持上台表演 , 病重昏倒一醒来又立即投入表演 , 他扎根在了这个不算大的舞台上 。


“影视剧就像是点对点 , 我的能量或者我的信息只传递给我的对手 。 话剧比较爽 , 比较纯粹 , 比较不管不顾 , 影视剧就比较偏细腻 。 如果让我选的话 , 我可能会选择喜欢演话剧吧 。 ”

话剧表演的挑战性自然比影视剧表演大得多 , 在台上一气呵成连说带唱连蹦带跳两三个小时是对演员最极致的淬炼 , 这让张瑞涵上瘾 。

“每场工资400元左右的演出酬劳的背后是好几个月的反反复复高强度背词、对戏、排练、反复揣摩剧本和角色 , 怎么都比不上去拍戏 , 但前者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 ”

一直差不多到他30岁的时候 , 张瑞涵才在好哥们郭京飞的牵线搭桥下进入了《龙门镖局》剧组 , 半只脚踏进了演艺圈 。


三十而立 , 自然不能再理想主义下去 , 成家立业总归得提上议程 。
戏剧舞台再怎么说总归是小众 , 而且僧多肉少 , 张瑞涵不得不走出舒适圈 , 毕竟不破不立 。

其实导火索是他的父母 。
年纪渐长的感悟就是越来越无所依仗 , 成熟的背后都是阵痛 , 父母生病是戳破虚幻让现实败露的利器 。

作为家中独子 , 从小在大院里长大 , 张瑞涵虽说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 , 但也有出了社会能“不为牛马”的资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