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往往游走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 接送的客人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 薪资更是高的吓人 。
在那个平均工资几十的年代 , 司机的工资可以高达上百元 。
长久必兴 , 兴久必衰 。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越来越普及 , 驾照也成了人人必备的证件之一 。
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司机 , 这个七八十年代的“铁饭碗”也不复存在了 。
售货员
70年代 , 就像是刚刚苏醒的巨狮 , 虽然有些混沌但充满活力 。
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 但物质相对匮乏 , 货品常常供不应求 。
供销社成了获取生活物品的主要途径 , 由国家统一发放管理物资 。
为了平衡各方需求 , 衍生出了肉票、布票、粮票等票据 。
有时候有钱也难买到想要的东西 , 必须拿着固定的票 。
就像电影《你好 , 李焕英》中上演的那一幕 。
想要买一台电视机 , 首先你要有对应的票 , 大早起床挤着公交车去排队 。
但是到了地方还不一定能买到想要的东西 。
这时就要看你的人缘关系了 , 谁跟售货员的关系更进一步 , 他就离电视机更进一步 。
因此 , 最先接触物资的供销社的售货员成了“人人巴结”的对象 。
因为工作的原因 , 他们往往会得到一些常人不知道的小道消息 , 拥有一些物资的预约支配权利 。
还有粮票 , 肉票等额外的补助 , 有时还会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 。
风刮不着雨淋不着 , 站在柜台里面颇有气势 。
无疑是一个非常方便生活的职业 , 人人削尖了脑袋也想进 。
可是时间的齿轮总是滚滚向前的 。
随着各类商场超市的兴起 , 营业员更是屡见不鲜 , 角色也发生了对调 。
以前是一群人围着一个售货员 , 现在是几个营业员对着一个顾客服务 。
售货员也成了社会最底层的职业 , 不负往日的荣光 。
放映员
七八十年代的娱乐方式可没有现如今的丰富:
手机电脑平板满天飞 , 视频游戏小说刷不停 。
那时的人们堪堪解决温饱的问题 , 精神上的享受无疑是额外的支出 。
最开心的事 , 莫过于村口镇上放大电影 , 小孩儿们早早吃完饭 , 掂着小马扎就去占位儿 。
而放电影的工作人员无疑是备受瞩目的存在 , 大人小孩儿都翘首以盼他的身影 。
在当时放映员可是妥妥的“铁饭碗” , 不是谁想干就能干 , 正式的国营员工 。
因为放映机器极为稀缺和珍贵 , 所以放映人员的要求极为高 。
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还要具备维修的技术 , 可不是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干的活 。
相比于普通村民干活才能拿到工分 , 放映员显然是更有面子的存在 。
村上谁家里人当上了都会炫耀好一阵子 。
不仅活儿而比较轻松 , 待遇更不是一般的好 。
光保底薪资就有三十块左右 , 每放映一场还会有额外的补助 。
走到每个村都会受到杀鸡宰鹅的热情款待 , 包揽下吃住 , 完全不用操心 。
正如电影《情满四合院》中的放映员许大茂 , 有钱又清闲 , 媳妇主动找上门 。
那时的村民可能不认识哪个领导人 , 可十里八乡的人都会知道放映员的名字 。
见到都会亲切地打招呼 , 混个脸熟说不定村里就能多放几场电影 。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 电视机普及到千家万户 , DVD光盘承载了许多剧情故事 , 都争夺了电影的吸引力 。
网络串联起大千万物 , 在家中足不出户就能看到想看的电影电视剧 , 电影放映也开始走下坡路 。
时代的潮流如大浪淘沙 , 观众的选择结束了放映员工作 。
曾经红极一时的“铁饭碗”职业走向落寞 。
再加上现在电影院的配置越来越高级 , 3D特效 , 环绕音响等体验感越来越强 。
那段成群结队在村口看大电影的日子中就成了埋藏在心底的回忆 。
售票员
“师傅 , 前面刹一脚” 。
黑色的皮包 , 锐利的目光 , 公交售票员的形象顿时浮现在眼前 。
七八十年代 , 电车和公共汽车开始进入市场运行 。
售票员也成了当时最新兴的职业 , 流利地撕下五颜六色的票据 , 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 。
售票员顾名思义就是在公交车上卖车票 , 这工作看上去十分简单 , 其实非常难 。
车厢常常是爆满的状态 , 不仅要维持秩序排队 , 还要有条不紊的整理手上的钱 。
推荐阅读
- 曾经143斤的我,瘦了47斤后,悟出了10个减肥道理
- 100个好听的女孩英文名字 好听的女孩英文名字
- 祝福刘德华!喜迎62岁生日,比林子祥叶倩文还重量级的嘉宾未到场
- 曾经遍布全国的乞丐,为何几乎消失了?职业乞丐日入千元让人寒心
- 9.5分,这部九十年代神片,是中国职场片的巅峰之作,太敢拍了!
- 适合学生党的小窍门 适合学生党的小窍门有哪些
- 桃花香薰制作方法 桃花香囊的作用
- 买房子忌讳的地方有哪些 买房子忌讳的地方
- 买房禁忌 买房禁忌的楼层有哪些?
- 广西三月三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广西三月三的风俗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