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脸已经不灵了?这些个反AI技术有点儿东西。( 二 )
文章插图
如果再有人想用 AI 来恶搞,就会得到一张这样的照片 。

文章插图
一个是打水印,一个是直接把路封死,要真的跟 AI 诈骗打起来,还不是嘎嘎乱杀?
但问题也出在这, 技术有,但是还没能大规模用起来 。
即使有微软、 Adobe 、 Arm 这些巨头撑腰, C2PA 协议的大面积铺开也还需要些时日,更别提刚出来的 PhotoGuard 了 。
不过好在,事情还是朝着乐观的方向在发展 。
包括上边儿提到微软的两个工具,还有 Shutterstock 平台,今年陆陆续续都开始用起来了 。
照着这势头, C2PA 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大有可为 。

文章插图
况且, C2PA 协议一直都是开源的,这就方便了很多人把协议集成到应用当中 。
毕竟, AI 诈骗、灰产肆意横行的同时,也在反推大家思考如何加快反 AI 诈骗的步伐 。
同时呢,像 C2PA 这种打水印的方式,也给 AI 生成内容的版权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思路 。
对于 AI 生成的内容,大家争论的关键点就是不希望自己的作品献祭给 AI。
那倘若生成的结果显示数据来源了,作品收入也会根据来源来分成,那是不是也可以算作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当然了,这也只是一种假设 。

文章插图
回到反 AI 诈骗本身,技术的进步固然重要,如果相关法规能适时再添一把火,相信也能好好治一治 AI 带来的这股不良风气 。
不管怎么说吧,在规范形成之前,咱还是多留个心眼,以后可能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咯 。
撰文:西西 编辑:江江&面线 封面: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
Github 、部分图源网络
美通社,科技、媒体公司携手制定标准提升在线内容信任度
cnBeta ,微软与 BBC 等合作研发解决信息欺诈技术
Hadi Salman 等,《 提高恶意人工智能图像编辑的成本 》
MIT 科技评论,已获微软和 Adobe 支持, C2PA 协议能为 AI 生成内容贴上标签
MIT 科技评论, MIT 团队研发 “ 照片保护罩 ” ,能阻止 Stable Diffusion 等 AI 模型修改原图
PetaPixel , “Photoguard” 阻止你的照片被人工智能操纵
IT 之家,微软打击深度伪造,为 AI 生成的图像和视频加上 “ 身份证 ”
推荐阅读
- AI换脸是怎么做到的?安全吗?专家提醒:小心这些暗藏风险
- 事实证明,口无遮拦的美籍华裔高晓松,现在已经活成了一个笑话
- 《披哥3》开始预热,张远面试三次,张杰给胡兵支招,2人已经淘汰
- 邮票收藏已经落寞?那这种价值10万多的邮票,谁能找到?
- 张柏芝大儿子返港,身高已经赶上谢霆锋,机场还帮助爸爸推行李 ?
- 事实证明,被苗苗一家四口“吸血”的郑恺,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事实证明,久居日本61岁的梁朝伟,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当年穿镂空装也要赢的baby,已经消失在红毯上了
- 事实证明,11年前举报张艺谋“超生”的何珺,已经走上了另一条路
- 事实证明,“消失”了六年的周立波,已经走上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