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 孩子对生活是否有规划 。 如若对未来没有规划 , 只是能混一天算一天 , 拿着父母的养老钱挥霍 , 那必然是“假借孝顺之名 , 行使啃老之实” 。
第二 , 儿女是否在家里还会找一些兼职来贴补家用 , 如果有 , 那证明孩子只是把家庭当作短暂的过渡 , 而不是啃老 。
第三 , 儿女对钱财的支出是否有度 , 如果在日常开销上注意节省 , 不随意挥霍 , 那么孩子就不是啃老 。
所以 , 想要了解孩子是否存在啃老的嫌疑 , 就去观察他们在家里的一些行为细节就足够了 。
03.作为父母 , 到底应不应该让孩子当“全职儿女”?作为父母 , 都希望孩子毕业之后 , 独闯江湖 , 打拼下一番事业 。 而不是蜗居在家里 , 一事无成 。
但是在父母对儿女有更高的期待的时候 , 也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下 。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 ,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 , 但令人无奈的是 , 与之相对的就业机会却大幅度缩减 。
而这 , 就会产生供需失衡的社会现状 。
在这种情况下 , 年轻人在岗位上所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 , 就会无限的被延伸拓宽 , 以至于力不从心 , 迷失方向 。
而家庭 , 作为每一个在外打拼的人的心灵港湾 , 到底该不该给孩子一个短暂的休整期呢?
其实 , 是否同意孩子当全职儿女 , 就要看有没有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 , 父母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
在年轻人还在思考要不要回家当一段“全职儿女”的时候 , 其实最先应该思考的是自己家里的经济状况 , 是否能让自己进入一段时间的蛰伏期 。
如果家里经济状况一般 , 那么孩子的突然辞职 , 势必就是雪上加霜 , 不但无法实现短暂蛰伏 , 让自己好好规划未来的目的 , 反而会让一个家庭陷入一地鸡毛的境地 , 那么“全职儿女”又从何而起呢?
【“新型啃老”突然流行:父母浑然不知,反夸儿女懂事有孝心】
其次 , 父母是否有乐观的心态 。
有些父母能够接受年轻人的一些新想法、新潮流 , 所以也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 , 接纳孩子的一些行为 。
但反之 , 有些父母觉得就得上班 , 没有工作就会无法获得财务自由 , 那么在这种新老观念的不统一之下 , 年轻人就不要贸然回归家庭 。
最后 , 父母要明白孩子是蛰伏 , 还是啃老 。
这一点至关重要 , 如果你通过孩子的一些行为迹象 , 发现他并不是想通过短暂的休整 , 来好好规划未来 , 那么就不该纵容孩子的啃老、消极生活的行为和态度 。
反之 , 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时间 , 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要探索的人生 , 以及感兴趣的事业 , 重新出发 。
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梁永安教授说的那样:现在年轻人太苦 , 支持有条件的年轻人毕业啃几年老 。
话虽如此 , 但作为父母一定要告诉自己的儿女 , 虽然可以短暂的退居家里 , 但这并不等同于要消极和懈怠的应对人生 , 这只是人生赛道上的一个迂回战术 , 总有一天 , 需要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发 。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 , 你会同意孩子在家里当“全职儿女”吗?
推荐阅读
- 秦岚:被两段感情“骗”尽家财,43岁仍然相信爱情
- 事实证明,“放荡不羁”的林心如,已经活成了一个“笑话”
- 最帅“四爷”:胡静爱他,陈紫函想他,退圈9年无数人在等他回来
- “大傻”成奎安去世14年后,两房妻子的选择截然不同
- 家长纳闷:“高马尾”在中学生里慢慢消失,“鲶鱼头”却依旧盛行
- 明亮清爽的白玉巧雕!和田籽料“遇贵人”手串!
- 林雪:甭管你是影帝还是影后,想吃饭,都得客气地叫声“雪哥”
- 内娱审美严重降级,“古装丑女”开始霸屏,放过观众的眼睛!
- 每件文物都有自己身世:“流传有序”就是忽悠人的
- 玉骨遥:时影“恋爱脑”不保,三处改编暗示命运玄机,引出新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