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还不如网友瞎猜 。
国内也出现了类似的 AIGC-X 。这是一款由人民网下属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推出的 AI 生成内容检测工具,支持对 AI 生成内容和人工生成内容的分辨 。尽管有报道称 AIGC-X 对中文文本检测的准确率超过 90%,但实测并不如意 。
![AIGC大肆污染互联网,防范垃圾内容要“用魔法打败魔法”?](http://img.jiangsulong.com/230630/154J03403-3.png)
文章插图
即便有这么多错误,图/AIGC-X,Bing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所有试图用 AI 打败 AI 的尝试都没有成功,本身这条路径也存在不少争议,有人就将其形容为新时代的「自相矛盾」——用最强的矛打最强的盾 。
相比之下,「水印」成了越来越广泛的选择 。5 月谷歌 I/O 大会上,谷歌率先宣布公司的每一张 AI 生成图片都会内嵌水印,水印无法肉眼识别,但可通过谷歌搜索引擎等软件读取并以标签显示出来,用以提醒用户该图片由 AI 生成 。不久后,Shutterstock、Midjourney 等 AI 应用也宣布将支持这种新的标记方法 。
但 AI 生成文字还在等待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 AI 生成内容识别器失败之后,OpenAI 也在考虑在生成的文本中加入数字水印,以降低模型被滥用带来的负面影响 。OpenAI 对齐团队(主要负责系统安全性)负责人 Jan Leike 表示,OpenAI 已经探索在文本中加入水印 。
不过,OpenAI CEO Sam Altman 在接受采访也提醒到,不存在一个完美的 AI 生成文字识别工具,原因是人们总会弄清楚他们要修改多少文字,还会出现修改输出文本的其他工具 。
写在最后
之前在某个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位网友通过搜索引擎跳到知乎的一则回答,看到了一半才意识到这则回答大概是由 AI 生成,瞬间有种被喂 x 的感觉 。
关键是如果主动使用 ChatGPT 之类的生成式 AI,我们可能对它的真实性、胡说八道都会有一定的预期,但显然我们无法阻止其他人使用并发布 AI 生成的虚假内容 。打个比方,如果对历史并不熟悉的人,在知乎上看到一则言之凿凿讨论亚瑟王的回答,会不会误认为亚瑟王是真实存在的人物,甚至是一位女骑士(型月作品中的设定) 。
但坦白讲,除了很明显的 AI 生成风格,我们很难在熟知领域之外分辨内容是否由 AI 生成,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更加审视我们所看到的内容 。
题图来自《七宗罪》剧照
推荐阅读
- AIGC不仅会污染互联网 还会严重威胁大模型开发的未来
- 美图发布7款AIGC产品 包含懂得美学的视觉大模型
- 环境污染治理方法技术前景如何
- 防止水源污染的防护措施有
- 除室内甲醛污染多久
- 10+秒,AIGC炸出抖音小红书爆款!国产Fashion Diffusion颠覆时尚行业
- 一文读懂什么是AIGC、ChatGPT、大模型
- AIGC创业者最关心的三大问题与答案
- 抖音提出11条AIGC平台规范:技术辅助的创作应尊重个人权益
- 王菲|“艳美警花”王菲:靠出卖身体傍上公安高官,大肆敛财结局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