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刷牙的( 二 )


唐玄奘回到大唐之后,几经甄?。?最终选择杨柳枝作为无花果树枝的替代品 。
就这样,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最原始的牙刷 。
图4 晚唐用杨柳枝做牙刷 。
杨柳树生长迅速,在中国广为栽种,加上其质地松软,纤维含量丰富,轻轻一咬,便露出树枝里的纤维毛刷 , 这种牙刷自带树木的芳香,自然很快成为唐朝时期最受欢迎的洁牙工具 。
而杨柳枝成为佛教洁身的必备十八物之一 , 晨嚼齿木是每个佛教弟子必须完成功课 。
不过杨柳树只产于中国的局部地区,一些不产杨柳树的地区还是保持着“手指揩齿法”传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杨枝刷牙”和“手指洁牙”两种方式并存 。
这种状况直到宋朝才被打破 。
1953年发掘的辽代驸马赠卫国王夫妇合葬墓,是一座辽代契丹贵族墓 。
该古墓虽遭盗掘 , 依然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尤其是两支牙刷刷新了中国人刷牙的历史 。
这两支牙刷出土时仅剩刷柄 , 一端打有两排细孔,想必是固定刷毛用的 。
这两柄形制和近代牙刷已经颇为接近 。
契丹人在入住中原后逐渐汉化,生活习惯也日趋中原化 , 刷牙这种生活习惯在贵族阶层也流行开来 。
图5 北宋的牙刷 。
刷牙在宋朝更加流行和平民化 。
此时的宋朝,用牙刷刷牙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
宋朝境内不仅绝大多数人用牙刷刷牙,还出现了专门贩卖牙刷的店铺,制作牙刷的作坊 。
宋代《梦梁录》就有“傅官人刷牙铺”之类的记载,这些刷牙铺就是专门出售牙刷的 。
宋朝的牙刷制作 , 材料多选木、竹骨、角,比起辽代,材料来源更加丰富,价格也变得平易近人,使用牙刷刷牙变得更加低廉 。
宋代牙刷和现代基本类似,在之后的朝代没有太多改变 , 直到明孝宗墓中出土了一支完整的牙刷实物,已经和现代牙刷完全相同了,让这个皇帝成为世界牙科医学会认可的牙刷发明者(其实早在几百年前中国人就用上牙刷了) 。
图6 茯苓,古代制牙膏原料之一 。
在牙膏方面,古人发挥了更大的想象力 。
最早是用盐水、酒、醋、药汤这些漱口水作为牙膏替代品,后来将盐加工成青盐,成为专职牙膏替代品 。
直到杨柳枝擦牙法出现,各种琳琅满目的中药牙膏替代品便应运而生 。
宋代 , 古人以茯苓等药材煮成古牙膏 , 早起用来漱口 。
如果怕清洁不干净,就用牙刷清洁,实在没有,去院子门口掐一段杨柳枝杨柳枝,再不济,双指横放,蘸上古牙膏清理牙齿 。
对于牙膏的选择,古人并不拘泥于某一种配方,古书记载的牙膏配方不下一二十种 。
大文豪苏轼和科学家沈括各自发挥联想,制作牙膏 。
苏轼选择的材料是松脂和茯苓,沈括选择的是苦参 。
比起欧洲人,中国人刷牙的历史要早千年以上 , 接吻是现代欧洲人的日常礼仪,要是放在古代 , 俩人一见面 , 露出两排大黄牙 , 亲一个?简直是一场灾难 。
文:曾府成 。
参考文献:《梦梁录》《礼记》《史记·仓公传》 。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