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现状评价与趋势预测( 三 )


- 2020年4月,《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打造数据资源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载体,支撑数字经济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 。其中,新型数据中心包括云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和融合数据中心三种类型 。其中,融合数据中心是指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的数据中心,具有高效率、高性能、高可靠性等特点 。
- 2020年10月,《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场景创新为引领,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为抓手,以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重点,以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安全可控为保障,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提出了八大重点任务:加强场景创新和应用示范、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突破、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加强安全可控能力建设、加强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 2021年3月,《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支持建设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同时,提出了六大重点领域: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制造 。
2. 地方层面政策支持
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外,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持也是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各地根据自身的区域特色和产业基础,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扶持人工智能企业发展、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和产业园区、培养和引进人工智能人才、加强人工智能标准和安全建设等 。以下是部分地方层面政策支持的摘要:
- 北京:2018年6月,《北京市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了三年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以上;在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前沿应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安全评估体系、伦理道德体系等方面形成初步框架 。同时,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加强基础研究和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突破、推动重点领域和产品应用示范、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 。
- 上海:2018年9月,《上海市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意见》:提出了三年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上海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70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7000亿元以上;在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前沿应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安全评估体系、伦理道德体系等方面形成初步框架 。同时,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加强基础研究和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突破、推动重点领域和产品应用示范、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 。
- 广东:2019年1月,《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2030年)》: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到2025年,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以上;到2030年,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5万亿元以上 。同时,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加强基础研究和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突破、推动重点领域和产品应用示范、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 。
- 四川:2019年4月,《四川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了三年行动目标,即到2022年,四川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在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前沿应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安全评估体系、伦理道德体系等方面形成初步框架 。同时,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加强基础研究和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突破、推动重点领域和产品应用示范、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