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祝君波谈收藏:追忆拍卖师戴小京( 二 )


拍卖的成功 , 由众多因素决定 , 但戴先生作为拍卖师 ,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 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 从此 , 戴先生作为杰出拍卖师的地位进一步确立 , 他虚心好学 , 不断改进 , 终于成为业界的高手、品牌人物 。 他后来不仅在朵云轩掌槌 , 也应邀在其他拍卖公司帮忙 , 他是我国艺术品拍卖前辈 , 是有功之臣 。
戴先生除拍卖主槌外 , 还起了两个作用 , 对我总经理的工作帮助很大 , 这是鲜为人知的 。 一是他帮助我接待记者、媒介 , 提供一些我不掌握的信息 , 让媒体正确地认识拍卖、认识文化体制改革、认识朵云轩的工作 , 起了解疑释惑的作用;二是拍卖师与社会艺术家、藏家的接触很多 , 能听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看法 , 使我兼听则明 , 改进工作 。 我在2001年春调离朵云轩去政府工作以前 , 我们互相之间一直很好地配合 , 他对我帮助很大 。 如今朵云轩拍卖行首拍已30年了 , 回忆创业时的情景 , 我总会想起戴先生 。
1993年6月20日朵云轩首届艺术品拍卖会在静安希尔顿成功举行 , 被业界和媒体称为敲响了中国拍卖第一槌 。



谢稚柳、程十发先生出席1993年6月20日朵云轩首场拍卖会


2000年与戴小京、王力生在拍卖现场


戴先生在兼任拍卖师的同时 , 还当过朵云轩文化经纪公司的首任总经理 , 而我则是董事长 。 这个公司是我们成立拍卖行、古玩公司之后改制的第三步 , 重点开发新画家的资源 。 记得第一个展览是《联征云集》 , 与香港联斋吴继远先生合作 , 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举办 , 卖得很好 , 一炮打响 。
戴先生曾任上海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 并与我同在市政协当过一届委员 。 加上我退休以后的工作室与他的工作室也同一幢楼 , 我们还有很多见面的机会 。 我也时常麻烦他办事、为朋友求字;他不擅电脑 , 也时常来我工作室找年轻人帮忙操作、打印文件 。 这样 , 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
感觉中他身体欠佳 , 做过手术 , 但还非常乐观 。 在我的印象中 , 他有两个难能可贵的优点:一是始终忧国忧民 , 胸怀天下 。 他对文化界、政界的不正之风 , 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 常常向我倾吐 。 这在商业化的今天 , 还保持文化人的情怀 , 是难得的 。 以至在我去他家吊唁时 , 戴先生的女儿对我说 , 几十年了 , 我爸爸还像个“愤青”;二是他的金钱观值得称道 。 书画值钱了 , 商业市场形成了 , 怎么正确对待自己的作品 , 实际上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 。 戴先生是看开的、达观的 。 这就是给钱的写 , 钱少的也写 , 有困难没钱的也写 , 而且写了也不会嘟嘟嚷嚷喊怨 。 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
九十年代我们共同创业时都年轻气盛 , 风华正茂 , 如今写此文时 , 戴先生已先我们而去 。 高山流水 , 忽断琴弦 , 一切是那么的令人惋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