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 二 )


罗庚没看过!我也这么认为如果有三个名额,两个或七个名额,两个或七个名额,余数是两个,那么总数可能是三乘以七加二,等于二十三 。二十三除以五,余数正好是三 。因此,23是必需的数字 。"老师惊呆了,连叹道:"真巧,是23!"
如何画出一个数学家写的故事?1.在左边画一个边框,在左下角拿一支铅笔,在它周围写字母 。
2.右边画个边框,写上【数学家的故事】,周围画符号和书 。
3.最后上色就好了 。
数学家手抄报如何做一份关于数学家的手抄报?办一份手抄报,一般来说,首先要确立主题 。接下来,我给大家带来一份关于数学家的手抄报 。欢迎阅读 。
数学家笔记1
数学家笔记2
数学家笔记3
数学家笔记4
关于数学家的故事1:
拉格朗日(1736-1813),法国著名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变分法的先驱,分析力学的创始人 。他被誉为18世纪“欧洲最大的希望,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 。
拉格朗日出生在意大利都灵 。作为长子,他的父亲希望他学习法律 。然而,拉格朗日对法律并不感兴趣,他更喜欢文学 。
18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拉格朗日,16岁之前都非常喜欢文学,对数学毫无兴趣 。16岁时,他偶然读到一篇关于牛顿微积分的文章《论分析方法的优点》,让他对牛顿产生了无限的敬佩和敬仰,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牛顿数学家 。
进入都灵皇家炮兵学院后,拉格朗日开始有计划地自学数学 。由于努力工作,他进步很快 。毕业前在这所学校从事数学教学工作 。20岁时,他被正式任命为这所学校的数学副教授 。从这一年开始,拉格朗日开始研究“极大极小”和“极大极小”的问题 。他采用了纯分析的方法 。1758年8月,他写信给欧拉,描述了他的研究方法,欧拉对他评价很高 。从此两位大师开始频繁交流,由此诞生了一门新的数学分支——变分法 。
1759年,在欧拉的推荐下,拉格朗日被提名为柏林科学院的通讯研究员 。然后,他被选为该研究所的外籍院士 。
1762年,法国科学院悬赏解决月球为什么自转的问题,并且当它自转时,总是以同样的方式面对地球 。拉格朗日写了一篇优秀的论文,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获得了科学院的一个奖项 。因此,拉格朗日之名传遍欧洲,举世瞩目 。两年后,法国科学院提出了木星四颗卫星与太阳之间的所谓摄动“六体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拉格朗日无所畏惧 。经过几个不眠之夜,他终于用近似解法找到了答案,从而再次获奖 。这个奖项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 。
1766年,拉格朗日接替欧拉成为柏林科学院物理和数学研究所所长 。在担任主任的20年间,拉格朗日发表了许多论文,获得了法国科学院的许多奖项:1722年,他关于三体问题的论文获奖;1773年,他的论文“关于月球的长期方程”获得了另一个奖项 。1779年,拉格朗日的论文《行星活动实验对彗星摄动理论的研究》获得双料奖 。
在柏林科学院工作期间,拉格朗日对代数、数论、微分方程、变分法和力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他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是方程理论 。他的用代数运算求解通式(n4)是不可能的结论,可以说是伽罗瓦群论的基础 。
最值得注意的是,拉格朗日完成了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经典——论不定分析 。这本书是他经过37年的努力写成的 。当它出版时,他已经50多岁了 。在这本书里,拉格朗日把宇宙编织成由数字和方程组成的有节奏的旋律,把动力学发展到了顶峰,统一了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两个分支 。他用变分原理建立了一个优美和谐的力学体系,可以说是整个现代力学的基础 。大科学家汉密尔顿称赞这部杰作是“科学的诗篇” 。
1813年4月10日,拉格朗日因病去世,结束了他辉煌的科学旅程 。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影响着每一位科学家 。他的学术成就也为高斯、阿贝尔等世界著名数学家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可以说,在随后的100多年里,数学上的许多重要发现几乎都与他的研究有关 。
关于数学家的故事2:
“人去瑶池竟飘渺,空思一宿 。难得有个终身伴侣,但不要100岁还聚在一起……”这是数学家苏在步入百岁之际,为亡妻苏(松本)所作的一首诗 。美子是一位伟大的日本女性,也是最早获得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之一 。苏陪伴了她60年,成就了一场感人至深的世纪单恋 。
数学家苏的跨国恋情系于仙台 。
1924年春,苏作为中国唯一的留学生,报考了著名的东北帝国大学堂仙台分校数学系,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帝国大学是日本著名的大学 。苏每年都得一等奖,而且她还有一些研究项目在进行,所以她自然成了学校里的名人 。


推荐阅读